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章 劉建基新政

五營佔了光州,將城池洗劫一空,但沒有馬上就走,而是派人去各處蒐集糧草。現在正是秋收時候,五營賊掠得十多萬石糧草,這才慢悠悠地向北移動。

保安軍已經帶兵收復了固始,王崇義直接從固始帶著兩千騎兵來跟王端匯合。王端留證本和尚和王崇義去收復光州,自己帶著大隊人馬回到淮河邊。讓王懷學逆流而上,監視革左五營,他則回到烏龍集。

劉建廷將一封書信交給他,開啟一看,原來是家眷已經啟程南下。王端內心一陣激動,不僅小老婆要來了,連大老婆一家也跟著來了。等程芳到了,可以讓他去光州管事。

沈丘集。馬車上,程夫人面向門口坐著,兩個女兒坐在兩側。

“夫人,下車吧。”

帶上帷帽,程淑貞和小妹先踩著凳子下來,又扶著母親下車。

程淑貞悄然打量周圍,到處都是士兵,一個個筆直站著。她看到了父親,正在指揮人收拾屋子。

坐了一天車,實在是太累了,正想躺床上睡一會兒,父親卻突然說道:“我有話要對淑貞說,你們先去隔壁休息。”

程夫人看了丈夫一樣,拉著小女兒去了隔壁。

“爹。”

“坐吧。”程芳面向門外坐著,從懷裡掏出一封信,遞給女兒。

程淑媛開啟一看,上面首行寫著新政佈告。

“亳州公會初建,會首孫天吉以下,無日不思慮如何為百姓服務。……今行新政,首先改正倫常秩序,以和天道。天道者,一陰一陽也。萬物之所生者,陰陽也;生子女者,父母也。可以知先有陰陽,後有萬物;先有父母,後有子女。父母乃是一對夫婦。夫婦者,一陰一陽也,一陰一陽謂之道也!故,五倫之首,夫婦為先!有父母而後有子女;有子女而後有兄弟;有兄弟而後有朋友,有朋友而後有君臣。”

“何也?無夫婦何來父母,無父母何來父子,無父子何來兄弟姐妹……”

程淑媛將信放下,疑惑地問道:“爹爹為何讓女兒看這個?”

“可知劉建基信奉的學說來自哪裡?”

“這種狂悖逆說,可是得自李贄?”

程芳欣慰地點頭,“你有這等見識我就放心了。但這不是狂悖逆說,王端可不反對李贄的學說,反而有意將其發揚光大。所以給你看,是要你心裡有數。你嫁過去後,不止是做一家之主,我便不多說了。丈夫的心思你要琢磨透徹,公會內的人物也要了解透徹。”

“女兒知道了。”

“這封信你先看看,到了啟程時再給我。”程芳起身,“注意休息。”

送父親離開後,大程氏繼續讀信。

“一男配一女為夫婦,這是陰陽融合、從順自然。男女是年配合,男不鰥、女不寡,不傷天合。若婦死,可再娶;夫亡,可再嫁。若雲婦人不能改嫁的,便是違背天道了。”

“一陰一陽謂之道也,便是匹夫匹婦的道理。若一男娶一個妻,納一個妾,便是不合天道。……”

這劉先生果然是個大學問家,以後也會是個大忠臣!

看到這裡,程淑貞神飛天外,幻想著王端只有自己一個女人,兩人相親相愛,共度一生。

“唉,劉先生怕是要失望了。”

程淑貞嘆了口氣繼續讀下去。

“自周已降兩千年,孔孟以來百代人,豈能盡守著古禮古法,不思變通?古時吃麥飯,今日全是麵粉;古時著麻,今日都穿棉衣。今人佈政,難道要百姓再像古時一樣吃穿?吃穿在變,禮法豈能不變?穿衣吃飯便是人倫物理,與世推移、隨風易俗、因乎人性、順乎自然才是正理。”

劉建基往下談論教育:“教育之目的是保持童心,使真性不壞。人非生而知之,學而知之也。”

隨後劉建基侃侃而談,批駁了儒家過度重視倫理教育,輕視物理教育。他本人主張改革授課內容,增加實用知識,讓學生們認識自然萬物,掌握工農商業知識,幫助學生們長大後更容易找到生計。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