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時中一看,好傢伙,這不是“一斗粟”嗎?
原來在袁時中橫行河南時,與這“一斗粟”金聲桓也曾交過手。
“原來是金將軍,幸好。”
金聲桓哈哈笑道:“沒想到袁兄弟也接受招安了。”
袁時中心裡鄙夷道,你這個官軍乾的事連我做流寇時都不如,懶得跟你廢話。
袁時中問道:“獻賊已逃,咱們快去追趕吧。”
“哈哈哈,”金聲桓笑道,“你們去追趕獻賊,我老金留下攻打山寨裡的賊人。”
“我看這山寨裡都是良民。”袁時中說著向瞭望樓上望去,“官軍不能剿除匪患,害得寨民不得已結寨自保,又何罪之有?”
那瞭望樓的書生聽見了,急忙向袁時中求救。
袁時中看向黃得功,黃得功見袁時中不讓攻打山寨,算是和自己站在一起了,就變了口吻。
見黃得功又不讓打了,金聲桓心計百出,又生出一計,說道:“既然黃總兵和袁將軍說是良民,那就是良民無異了。咱這就帶兵去追賊,你們隨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金聲桓引兵而去,也不敢去追張獻忠,而是南下黃梅。又想到如今得罪了勇衛營黃得功、奮勇營袁時中,不好再走陸路,就改變計劃,坐船前去江南,再走運河去開封。
黃得功、劉良佐、袁時中三人商議去留。黃得功損失了一半的戰馬,劉良佐三千人只剩下兩千了,兩人都不願意再追趕張獻忠,要回廬州休整。
“既然如此,”袁時中說道,“兩位將軍先請回去,我奮勇營先探清賊營行蹤,然後再請兩位來一起攻打。”
劉良佐、黃得功轉身回廬州,袁時中將滿地的死屍收斂埋葬,冀此判斷張獻忠還剩有六千人馬。
“唉,這一戰的目的算達到了吧?”袁時中自言自語道。
將訊息傳遞回去,王端便下令黑牛、袁時中撤退,同時找行商去聯絡張獻忠,約定交割家眷事宜。
張獻忠派馬元利帶一千馬兵去接回家眷,部隊行進在山道之上。馬元利正騎著馬慢悠悠地走著,一個馬兵突然上前,將帽子摘掉。
“二將軍!”馬元利大驚,竟然是李定國。
“小聲點,”李定國壓低聲音說道,“咱們一同去。”
“大帥知道嗎?”
“不知道。你在明處,我在暗處,咱們去看看那夥兵匪到底什麼來歷。”
“二將軍,你千萬不要亂來啊。”
“我知道。別說了,快點走吧。”
李定國放慢腳步,和馬元利拉開距離,隱身在眾人之中。
西營馬隊走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上午才來到天峽山。
李定國四處觀察,見原先西營的工匠等脅從兵民都已經走了,只留下士兵家眷。他扮做親兵跟在馬元利身後,來到王端面前。
“馬將軍好,馬將軍好。”王端親切地握住馬元利的右手,用後世的禮節和他打招呼。
馬元利將手掙脫出來,抱拳道:“王大帥好。我家大帥託我向你問安。”
“哎呀,張大帥多禮了,也請代我向張大帥問安。”
張大帥、王大帥,王端感覺自己成了個民國軍閥。
“既然王帥沒事,那我們就帶著家眷回去了。”
“著什麼急,天還早,我還請你老哥喝兩杯哩!”
“多謝大帥款待,只是山路崎嶇難行,我們還是早些走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