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又覺得自己反正也沒犯過錯,做事也兢兢業業,更何況他們還算的上是賈詡的門生,屬於呂布麾下心腹重臣賈詡一系的人,自然覺得呂布不會拿他們怎麼樣。
可是呢,賈詡這個老狐狸此刻正神遊天外,眯著眼睛立於文官之首的位置上閉目養神,彷彿根本沒發現此事一般。
雖然其中有不少人都能稱得上是他賈詡的門生,他也很想拉這些人一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這老狐狸此刻明顯感覺到自己的主公要有大動作了,即便再加上自己,估計也是徒勞無功,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更何況,如此大的事情,主公居然沒與他這個心腹重臣商議,屬烏龜的他不禁暗暗猜想,難道是自己如今獨掌政務引的主公對他心生忌憚了?不然為何這種大事沒有找他商議?
想到這,賈詡就更加不可能為這些人出頭了,結黨營私可是官場大忌。
如果自己不出面還好,或許他們頂多是被罷官降職之類的,並不會有什麼大的禍事,哪怕自己主公再怎麼暴虐,也不會一下殺了這麼多大臣。
即便是殺了,頂多也只是殺了他們這些人而已,並不會牽連太廣。
但,要是他賈詡在這個時候出面,估計事情就不會這麼簡單了,到時候別報不了他們,就連自己也會被陷進去。
眯著眼睛在心中仔細衡量了半天,賈詡這老狐狸最終決定,死道友不死貧道,大不了到時候自己對他們家人做點補償好了,誰讓他們這麼沒顏色。
至於武將一列之中,如文聘這等出自世家的武將自然也想出言反對,但他們自己也知道他們這種手握兵權的大將身份本就十分敏感,又在涼州之時被呂布敲打了一番,此刻,自然不敢再瞎摻和進去。
見無人再繼續反對,呂布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緩緩的站了起來,笑著問道:“寡人說了,今日可暢所欲言,還有人反對的沒?”
此刻,大殿之中,一片沉靜。
呂布麾下的武將們大多都出自草莽,只有少數出自世家之人,而這些人又在涼州之時被呂布敲打了一下,此刻自然不會有人再出頭。
至於呂布麾下那些出自荊襄士族的文臣,到不是沒人不想反對此事,而是基本上都不贊成此事。
但,這些人皆是這個時代的人傑,此刻他們見文臣之首的賈詡以及郭嘉兩人此刻皆默不作聲,就從中嗅到了一股不正常的氣息,也就一個個都靜靜的站在那裡,準備先看看形勢再做決定。
要說三公九卿制在此刻也不是不能用,但,既然有自己這麼一個欺凌天子的丞相出現後,呂布就開始對丞相這個詞有些敏感了,他可以做丞相,但他卻不允許有下一個自己這種丞相的存在。
既然有更加先進的制度,呂布自然不會再用這種容易豢養權臣的老舊的制度。
除此之外,呂布一心想要改革官職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經過大漢四百年的沉澱,漢室留在天下人心中的正統、大義已經深入了骨髓,為了削弱漢室的影響力,呂布可是早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從頭到尾的來一次大換血。
呂布緩緩站了起來,繞過桌案,立於大殿之上,道:“諸位的想法呢,寡人都已經知道了,既然已經沒人再有其他什麼意見了,那就輪到寡人來說兩句了。”
“昔戰國時期,魏文侯用李悝變法,於戰國初年的首先改革,使魏國一舉成為中原霸主,其後,秦孝公之時用商鞅變法,由弱變強,為以後大秦一統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當今之世,更勝於往昔,我大漢內有各地為王,我大漢萬里河山分崩離析,外有蠻夷犯我邊疆,虎視眈眈。”
“如此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當此時,如,依舊遵循古制,何異於坐以待斃,列位,那寡人才真是害了我大唐。”
“今日,我告訴諸位,我告訴諸位,為天下計,為百姓計,這官職,寡人,必改之”
說罷,呂布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望著大殿之下的群臣,緩緩的說道:“這麼說的話,爾等,都能聽明白了嗎?”
“王上,強行改變官職必會令天下百官人心盡散,求大王三思啊!”
“王上如果執意如此,老臣只能以死來勸諫王上了!”
“王上,王上三思啊,此乃取禍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