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承恩作為崇禎皇帝的心腹太監,也很快將這個情況稟報給了崇禎皇帝。
得知了遼東大捷,崇禎也是一臉震驚,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什麼,遼東大捷?不是建奴入寇?”
“皇爺,確實是我大明軍隊大捷!我大明軍隊在塔山堡與奴酋洪太統帥的一萬六千大軍激戰,大破建奴!”
“此戰,我大明軍隊斬殺奴酋豪格,鰲拜,遏必隆,俘獲奴偽帝洪太,斬殺俘獲建奴一萬三千餘人!前所未有的大捷啊!”
崇禎都已經準備下詔,讓各省兵馬前來勤王了,此時卻告訴他遼東大捷。
不過崇禎皇帝還是努力抑制住自己激動地的心情,反而詢問道“方才傳聞,建奴入寇又是怎麼回事?”
“皇爺,是前來報捷的將士為了彰顯戰功,便穿著繳獲的建奴盔甲,打著建奴旗號,不成想沿途百姓遠處看見以為是建奴,也不敢上前確認,以訛傳訛,就成了建奴入寇!”
王承恩其實是知道曹旺他們這麼做的目的,但也不好直接跟崇禎明說,崇禎還是信王的時候,王承恩便跟著他了,對他的性格太瞭解了。
如果說沿途軍隊想要搶奪戰功,報捷軍士假扮建奴避免騷擾,關內的軍隊早已糜爛,因而不敢糾纏,豈不會讓皇帝很傷心。
所以他就編了這麼一個稍微靠譜點的說法,也算是照顧一下皇帝的臉面。
得知這個情況,崇禎皇帝心情很是複雜,又是高興,又是憤怒。
高興地是,大明軍隊終於不負眾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
五度入寇,肆掠京畿,讓他顏面盡失的奴酋洪太被擒獲,而且一戰消滅一萬多建奴,這樣的大捷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不過憤怒的是,這些報捷的軍士,為了炫耀戰功,鬧出這麼大的亂子,京城戒嚴,一片雞飛狗跳。
甚至把他這個皇帝都嚇的不輕,甚至差點在朝臣面前丟臉。
不過,畢竟他們剛剛打了一場大勝仗,要是因此處罰他們,怕是會寒了天下將士的心。
此時,兵部尚書陳新甲紅光滿面的前來稟報“陛下,這是報捷的將士送來的報捷文書,兵部正在核驗他們帶來的部分首級和建奴衣甲!此戰我軍大捷,掃平東虜,指日可待啊!”
崇禎接過報捷文書,檢視起來,越看越高興。
果然是天佑大明啊,賈璉以區區三千餘兵馬,大破建奴一萬六千人,還生擒了奴酋洪太。
放下文書,崇禎一臉興奮的問道“大伴,這個賈璉是何人,朕為何沒有聽說過?這次立下如此大的戰功,朕一定要好好嘉獎一番!”
這個時候,陳新甲傻眼了。
賈璉?他也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啊。
報捷的將士們到了兵部,將這報捷文書交給他後,他急於向崇禎皇帝請功,就匆忙趕來了。
來之前,也忘了問到底是哪一部明軍取得如此大捷,反正報捷文書上會寫。
在他看來,能取得如此大捷,估計是某個總兵,或者幾部兵馬聯合起來,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
身為兵部尚書,此戰的那些將領,遊擊將軍以上的他都瞭如指掌去。
結果,這場大勝仗是這個從未聽說過的賈璉打的,這讓他怎麼回答崇禎的問題。
望著陳新甲一臉糾結,崇禎頓時就不高興了“前方將士浴血奮戰,取得大捷,兵部卻連主將是誰都不知道!”
陳新甲一看崇禎臉垮下來了,連忙解釋道“陛下,此戰我大明軍隊參戰將士三十餘萬,遊擊以上級別軍官就多達近三百人,這賈璉興許是級別稍低一些的軍官,臣這就會兵部查清楚!”
“今日之內,必須查清楚!”
“臣遵旨!”
喜歡從紅樓開始拯救名著請大家收藏:()從紅樓開始拯救名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