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句死活不論,他們很擔心多爾袞找個由頭殺了他們,然後拿著他們的屍體去換俘虜。
多爾袞萬萬沒想到,居然還有如此狠毒的計謀,頓時大怒道:“將此人給我壓下去,關進天牢!”
“多爾袞,別啊,有事好商量嘛。”
“買賣不成仁義在,你這把我關起來算怎麼回事兒啊。”
“你要是嫌價格高了,咱們還可以商量商量。”
“我看這吳三桂挺年輕的,長的又俊秀,內閣首輔馬世英大人就好這口,你把他交給我們,我們給你一万旗丁,剩餘的錢財我們把他賣給馬大人,也能補個差價……”
當孫平勇被侍衛們押走時,口中還不斷的說著輕佻的話語。
此時的多爾袞異常憤怒,很想把孫平勇凌遲處死,但他此時還沒有被憤怒衝昏頭腦,理智告訴他就算殺了他也無濟於事。
此等惡毒的計謀,完全是打在了多爾袞的七寸啊。
一旦處理不慎,奇造成的惡果,甚至比阿巴泰,多鐸兩次大戰慘敗還要嚴重。
現在韃清面臨最大的問題,不是外部的軍事壓力,而是內部的矛盾。
多爾袞一系和皇太極一系殘存勢力,以及代善一系的矛盾,以及滿人大臣跟漢人大臣之間的矛盾。
在韃清內部,滿人大臣一向看不起漢臣,覺得他們都是二狗子,背主求榮,不值得信任。
甚至連多爾袞的親弟弟多鐸,都很瞧不起漢臣。
在被俘虜之前,沒事兒就把大學士范文程的妻女拉到府中凌辱。
甚至有時候還把范文程拉到一旁,看著多鐸在他妻子和女兒身上縱橫馳騁。
而范文程屁都不敢放一個,也沒有因為受辱之後背叛大清,重回大明,而是繼續當韃清的好奴才。
對於他們來說,孔有德,吳三桂這些人,不是韃清而功臣,而是搶了他們功勞的二狗子。
這些矛盾,一直都是靠著皇太極,以及接任的多爾袞,透過個人權威,以及高超的政治技巧壓制著在。
現在孫平勇一番話,直接將這些矛盾激化。
根據孫平勇說的,用五千俘虜換孔有德他們這些異姓王,用漢軍八旗的旗主們換三千俘虜,大部分滿人大臣都覺得很划算。
反正這些漢臣都是奴才,哪裡比得上大清的勇士重要,幾個漢臣就能換回全部被俘的近三萬大清勇士,為什麼不換?
而這些漢臣,此時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以及死亡的威脅。
他們擔心,這些一直跟他們不和,排擠他們,鄙視他們的滿人官員們,會不會下黑手。
有些人甚至警惕起來,開始思考著兩手準備,一旦情況不妙,脫離大清,另謀出路。
對於多爾袞來說,如果處理不好,漢臣和滿臣之間互相持續猜疑,最後越來越深,必將導致兩邊矛盾激化,很容易釀成韃清內亂。
最後,不用外部的敵人,他們自己就從內部瓦解了。
多爾袞此時頭大不已,整個韃清內部大部分人都是以武力著稱,但這件事情是用武力沒辦法解決的。
此時的賈璉,已經率軍進入兗州府了孫平勇把事情辦得怎麼樣,他並不知道。但他很清楚,只要孫平勇把他交代的那些話全部說出來,這一次出使的目的就達到了。
做俘虜買賣是假,離間韃子內部滿臣和漢臣的關係才是真。
哪怕最後多爾袞能夠以高超的手段,成功的將賈璉的計謀破解,但滿臣和漢臣之間猜疑的種子必然已經種下。
至於那五萬多俘虜,他們的死活賈璉根本不在意。
多爾袞要是願意花大價錢來買,給他們也無妨,反正砍掉了大拇指,他們也沒辦法再握兵器上戰場了。
若是多爾袞不買,到時候賈璉還是會把這些俘虜送還給多爾袞。
不過相信到了那個時候,多爾袞寧願不要這些俘虜。
回到濟南城後,賈璉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改革軍制。
喜歡從紅樓開始拯救名著請大家收藏:()從紅樓開始拯救名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