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面上,漂浮著大量的韃子屍體,當然這裡面更多的是二韃子,也就是漢軍旗。
這是韃子的一貫做法,無論是野戰還是攻城戰,都讓漢軍旗充當先鋒,讓漢軍旗的性命,掩護旗丁的推進。
這些套路被韃子玩的極為熟練,漢軍旗承受傷亡,真韃子擊敗敵人。
如此一來,韃子每次的戰損都不會很大,畢竟主要傷亡都被漢軍旗承受了。
而計算戰損的時候,漢軍旗根本不被計入傷亡,每次大戰,韃子的紙面資料都非常好看,以非常小的傷亡,取得巨大戰果。
在一些沒有跟韃子交戰過的明軍看來,這些韃子根本就是不可戰勝的,也正因為如此,北直隸的明軍可謂是望風而降。至於漢軍旗願不願意充當先鋒?
人家都是搶著正當先鋒好不,抬旗這一招祭出來,少有人可以拒絕這個誘惑。
終於,在付出近五千人的傷亡之後,這些韃子終於在寬達三十丈的府河之上搭建出了四條浮橋。
而後順著浮橋衝過來,與天承軍展開廝殺。
嶽託親自坐鎮指揮,督戰隊早已嚴陣以待,但凡擅自後撤的,一律斬殺。
“撤入營寨!”
張奇峰眼看韃子大部隊就要過河,直接下令撤退到營寨之中。
只要營寨不失,他的就算是完成了。此時的保定城中,賈璉也在密切關注著東南營壘的戰局,他想的不是擊敗這支韃子軍隊,而是一口氣將其全殲。
“元帥,已有至少七萬韃子度過府河,進攻東南營壘!”
聽到這個訊息,賈璉扭頭道:“劉成,該你上場了!”
“元帥放心好了,這次咱一定要讓這些韃子有來無回!”
隨即,劉成帶領第三軍團的兩個師,共計兩萬人,從保定南門開出,向東南營壘進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們一出城,便擺出了半月陣,也就是兩翼兵馬前出,形成一個圓弧。
戰士們他這整齊的步伐,保持著半月陣,朝著韃子大軍前進。
嶽託很快就發現了這個情況,一看到這個陣型,嶽託就明白了,這些天承軍是打算將他們趕回府河東岸去。
很快,嶽託放緩了對東南營壘的進攻只留下兩萬多兵馬牽制。
親率其餘的近七萬大軍,迎戰從保定城出來的兩萬天承軍。
望著這兩萬人,手裡清一色的權勢火銃兵,嶽託嘲笑道:“居然全是火銃兵,沒有車營掩護,火銃兵不堪一擊!”
遼東明軍的火銃兵,一般是用作守城即使是野戰,也需要搭配車營來使用。
車營抗倭名將戚繼光最先提出並建立的,掃平東南倭患之後,戚繼光便被調派到薊鎮,對付的敵人換成了機動性很強的蒙古騎兵。
為了對付蒙古騎兵的衝擊,他設計了偏廂車,其實就是裝著輪子的超大號盾牌上面可以搭載虎蹲炮和小號的佛郎機炮以及有供鳥銃兵使用的射擊孔。
當一個車營數百輛偏廂車守衛連線,便能構築一道一丈高的臨時城牆,有效抵擋騎兵的衝擊。
火銃兵依託於偏廂車,可以不斷地射擊敵人,並且躲避敵人的箭矢。
利用車營對抗騎兵的戰法,嶽託見的多了,而且他也承認,確實有效。
但現在,這些天承軍居然沒有動用車營,甚至連護衛的長矛兵都沒有,清一色的火銃兵朝著自己靠過來。
這賈璉不會真以為贏了幾場,便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了,不把大清軍放在眼裡了吧?
”全軍衝鋒,殺敗這些明軍!
相比于堅固的東南營壘,多鐸覺得自己六萬多兵馬,尤其是還有近三萬騎兵,擊敗這兩萬火銃兵,易如反掌。
這些韃子兵,大部分都沒有與天承軍交戰過,不知道天承軍的厲害,在嶽託一聲令下,全部發動衝鋒。
“殺啊!”
不得不說,六萬多韃子,尤其是三萬騎兵一同衝鋒,場面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