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交通
交通既是國際交往的工具和戰爭勝利的保證,又是經濟上的堡壘。中國所修建的鐵路大部分在南滿,尚未進入物產豐富的北滿,這是特別遺憾的。南滿地方居住著很多中國人,這對於中國的國防和經濟是不利的。中國如欲開發其富源和鞏固國防,必須大力建設北滿的鐵路。已有的滿鐵路線,主要是經濟性的鐵路,而非迴圈鐵路,極不適於戰時動員和軍事運輸。
在中國自己建設的鐵路方面,以吉林省政府的財力而言,不久將來即可建設運輸能力強大的鐵路,如果再利用奉天和黑龍江的財力進行鐵路建設,中國方面鐵路的力量,不久將凌駕滿鐵之上,必然會產生激烈的競爭。然而,奉天省目前經濟紊亂,除非中國出力救濟,否則無力恢復。
中國利用這一時機,勇往直前以完成中國的修建鐵路的目的,同時,如果再極力進行煽動,使奉票進一步暴跌,那麼,奉天政府的財政必然重蹈赤俄財政的覆轍,這是拭目可待的,到那時,他們也就沒有能力開發滿蒙了。
唯有中東鐵路的勢力是很難打倒的,並且不幸的是這條鐵路線和滿鐵成“丁”字形,丁字形固然也有有利的方面,但對軍事的進展上確是十分不利的。幸而赤俄的勢力日衰,已無力向,滿蒙擴張,毫無疑問,今後中國的鐵路建設必將聽從日本的指示。赤俄雖然國力日衰,但對滿蒙擴張的野心並未停止。其一舉一動都是妨害中國的擴張和滿鐵的利益的。中國必須極力防止赤俄的擴張。
中國首先應該以防止赤俄南下為口實,逐漸向北滿強行擴張以便攫取其資源,南面,要制止中國勢力北上;北面,要制止赤俄勢力南下。為了對赤俄的政治和經濟進行鬥爭,應該使中國站在表面,中國在背後加以監督,以防禦赤俄勢力的擴張。同時,還要採取機密手段和赤俄合作,以防止中國勢力的增長,和維護中國在滿蒙的既得利益。
前幾年,中國後藤新平主張恢復日俄邦交及邀請越飛來訪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利用俄國牽制中國。中國對於滿蒙,不能單單依靠滿鐵而得到滿足。鑑於中國擴張的現況和將來,必須獨佔南北滿鐵路。特別是擁有巨大富源的北滿及東蒙古方面,對中國說來,發展餘地很大而且有利。因為在南滿,中國人日益增多,無論政治上或經濟上中國都處於日趨不利的狀態,所以必須迅速進入北滿的地盤,以謀國家的百年興隆之計。
中國在最近將來,一定要在北滿和赤俄發生衝突,那時,可以按照日俄戰爭的前例,如同當時回的滿鐵和大連那樣,獲得中東鐵路和吉林。為了取得北滿的富源,中國再一次在南滿的曠野上與俄國展開鬥爭,將是中國國運發展上勢所難免的。
滿蒙鐵路
這條鐵路一旦建成,對於中國開發內蒙古將有很大貢獻,在滿蒙的所有鐵路中,它是在軍事上和經濟上價值最大的一條。要想同內外蒙古王公取得充分聯絡,非依靠這條鐵路不可。也就是說,我帝國主義在內外蒙古的盛衰,完全取決於這條鐵路。
洮南索倫鐵路
這條鐵路一旦建成,我駐南滿的軍隊就可以透過這條鐵路線插進赤俄的背後,同時還能阻止赤俄軍向北滿增援。我們可以強迫蒙古王公制定一項防止中國人侵入的法律。只要能夠使已侵入的中國人得不到安居樂業,他們也就自然離開。除此之外,中國如能積極採取其他防止辦法,就可能使中國人無從進入蒙古。
長春洮南鐵路
因為滿蒙的富源全部集中在北滿,如果這條鐵路建成,那麼北滿及蒙古的富源將全部歸我所有,沿線地區還可能容納我移民二、三十萬人。將來吉林、敦化和我朝鮮會寧線的聯運通車實現後,蒙古及北滿的富源即可直接運到東京和大阪,一朝有事,從我東京出兵經過日本海可以直達北滿和蒙古,中國陸軍一定無力突破北滿地區。而在日本海上,赤俄的潛水艇將不可能威脅我朝鮮海峽。這樣,在食糧和原料方面,將能得到自給自足,不論同任何國家作戰都可以處於自由自在的地位。
吉林=會寧鐵路
以往到歐洲的人,都要經由大連或海參崴。將來這條鐵路建成後,就可以由清津港經過會寧,轉由西伯利亞鐵道到達歐洲,這不僅是亞洲交通的大動脈,將來不論旅客或是貨物,都要透過我們控制的地區。我方如掌握了這條交通的大動脈,就可以無所忌憚地侵略滿蒙,實行明治大帝吞併滿蒙的第三期計劃,實現大和民族的征服世界。明治大帝遺策的第一期征服臺灣,第二期征服朝鮮均已實現,然而第三期吞併滿蒙,征服中國全土,從而使東方及整個亞洲畏服於我,仰我鼻息的大業,尚未實現,這都是臣等之罪過。
屆時國策
羅津是唯一無二的終點良港,可以成為世界貿易的良港,它一方面可以壓倒赤俄的海參崴,令一方面還可以吸收北滿的豐富物產,把滿蒙的繁榮引進我們國內。假如在最近的將來戰爭爆發,中國不得不從大連港口取得富源的話,敵艦就會把對馬海峽和千島海峽加以封鎖,最後將中國打敗。要知道,世界大戰中,美國曾和英國暗中勾結,一舉一動都想牽制中國對中國的行動。為了中國的獨立,不得不與美國一戰,以警誡中國和全世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美國有呂宋艦隊,和我對馬島和千島之間只是一衣帶水之隔,可以朝發夕至。如果再派潛水艇往來遊弋於對馬和千島之間,就可以切斷滿蒙食糧和原料對中國的供應。
如果建成吉會線,將南滿、北滿和朝鮮形成一個大迴圈線,不僅便於我軍隊和糧食的運輸,同時還可以確保控制北滿的富源。如果北滿的富源能夠輸送到敦賀和新瀉,敵人的潛水艇不能侵入朝鮮和日本海峽,中國的戰時交通經濟就能保持獨立自主,這就是以日本海為中心的國策。
只要能夠確保戰時的食糧和原料的充分供應,無論美國海軍如何強大,中國陸軍和赤俄陸軍如何眾多,最後也必然對我無可奈何,同時還可以鎮壓朝鮮人在戰時的反抗。
經營方針
滿鐵由於使命既重且大,所以和歷屆內閣的政治變動息息相關,因之內閣的更迭往往禍及滿鐵,而滿鐵的一舉一動也有時累及內閣,這是由於滿鐵組織雖然是一個半官半民的組織,而其實權則掌握在內閣手中。由於這個緣故,在國際間並不認為,滿鐵是一個營利公司,而看做是一個純粹的政治機關。九國公約所以要對我滿鐵的發展加以限制,其原因也就在此。
再就內部來看,滿鐵在推行滿蒙的事業上,實行著有關關東軍司令官、大連長官、關東州長官和總領事參加的四頭政治,在大連進行討論有關這方面的機密往往被東三省執政者所探知,從而極力阻礙滿鐵的發展。另外,在東京做最後解決時,也時常因為外務、鐵道、財政和陸軍等各方高階官員的意見分歧,而使計劃的實行受到阻礙。
為了避免這種種不利情況,擬對滿鐵進行根本改革,將滿鐵附屬事業中職能和利益較大的單位分為獨立的公司,暗中以滿鐵勢力為背景,積極向滿蒙發展。另一方面,對於在滿蒙的全部事業,吸收中國人和歐美人投資,使滿鐵單純擔任鐵路運輸業務,由中國壟斷其資本的半數以上,把握實權用以大力推行帝國的政策。
附屬事業
(1)鋼鐵問題
鍊鋼事業的盛衰對國家的強弱關係很大,滿蒙的鐵礦有12億噸,此外,還恰好有25億噸的煤。用這25億煤可以精煉12億噸的鋼,可以保證七十年間鋼的自給自足,而不需要仰賴他國的供應,這樣中國就具備了作為世界上第一強國的要素。
(2)石油問題
石油是中國最缺乏的重要產品之一,也是國家存在上的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
滿蒙的鐵和重油一旦歸我所有,中國的海陸軍便可一舉成為鋼牆鐵壁,因此說滿蒙是日本的心臟,決非虛言,這是為我綿綿皇基不勝慶幸的。
中國對滿蒙經營複雜多端,因此主管官廳之間往往意見紛歧,莫衷一是,以致有利於國家的事業也得不到迅速進展。並且有許多中國浪人被奉天省政府所收買,專門從事偵察中國對滿蒙措施,因此,一件事尚在審議中就被中國方面所探知,從而傳入全世界的耳目,很快就引起各國輿論對我的遏制,這樣,不止一次在對滿蒙措施上,嚐到苦頭。同時,反對黨也經常把在滿蒙方面探知的情況向中央提出,以作為反對執政黨的材料。
特別是在今後,中國對滿蒙應該改變方針,以便勇往邁進,所以,有必要把領導的中心集中到東京來。這樣,第一、便於保密;第二、可以防止中國政府探聽機密;第三、事前可以避免各國疑惑,第四、可以革除對滿蒙四頭政治的流弊;第五、內閣和滿蒙的關係可以趨於緊密,以便集中全力對付中國。擬設立拓殖省,使其專管侵略滿洲事項,特別要以掌管臺灣、朝鮮、庫頁島為名,而實際上以對滿蒙擴張為目的,這樣,可以矇混世界的耳目,並防止暴露國內的不統一。如果設立拓殖省,把對滿矇事務的中心集中到東京,使早滿蒙的中國官員只能按照命令列事,而不能隨地參與經營計劃的話,也就自然能夠嚴守秘密,使對方國家無從察知我拓殖秘密,國際輿論也就得不到對我進行先發制人的材料了。
對於從滿鐵分離出去獨立經營的各種企業,如勸業公司、土地公司、信託公司等營利公司的監督及經營的許可權,也劃歸拓殖省統一掌握,以便實現帝國向滿蒙擴張的根本政策,並完成建設新大陸的計劃
附件資訊
關於田中義一請求宮內大臣一木喜德郎代奏積極政策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