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鐵頭娃 四十六

改編

1945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制定的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部署,以及在重慶談判中向國民黨作出的讓步,新四軍在浙東、浙西、蘇南、皖南的部隊先後北撤到長江以北地區。與此同時,新四軍軍部和3支部隊北上山東,第三師進軍東北,第五師與八路軍三五九旅南下支隊、河南軍區等部編為中原軍區。部隊一再重新編組,序列有了很大變動。12月3日,中共中央決定新四軍軍部與山東軍區領導機關合並(1946年1月7日正式合併)。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陳毅,政治委員饒漱石,副軍長兼軍區副司令員張雲逸(後增加羅炳輝),副政治委員黎玉,參謀長陳士榘,副參謀長袁仲賢,政治部主任舒同,副主任唐亮。1946年1月7日,成立山東野戰軍,陳毅、黎玉分別兼任司令員和政治委員。8月,陳毅司令員又兼政治委員。新四軍兼山東軍區下轄膠東、魯中、魯南、濱海、渤海五個二級軍區,山東野戰軍(轄第一、第二縱隊,第七、第八師),兵力約27萬人。前排左起舒同、黎玉、陳毅、張雲逸

留在華中的新四軍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編成了華中軍區和華中野戰軍。

華中軍區於1945年10月25日成立。下轄蘇中軍區、淮南軍區及五、六、七、八軍分割槽。司令員張鼎丞,政治委員鄧子恢,副司令員粟裕、張愛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譚震林,參謀長劉先勝,政治部副主任鍾期光。軍區兵力約13.5萬人。

華中野戰軍於1945年11月10日組成。司令員粟裕,政治委員譚震林,參謀長劉先勝,政治部主任鍾期光。轄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縱隊和特務團、炮兵團。後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師,第七、第九、第十縱隊,以及第十三旅。野戰軍兵力約4.7萬人。華中野戰軍在建制上屬華中軍區,在戰略行動上受陳毅指揮。

新四軍第三師於1945年9月28日從蘇北起程進軍東北。1946年10月,第三師第七旅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第十二師。新四軍第三師番號撤銷。

1946年國民黨以30萬人圍攻由新四軍第五師為主體組成的的中原軍區,國共雙方簽定的停戰協定破裂,全面內戰爆發。蔣介石調動62個旅(師)約50萬人大舉進攻華東解放區。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新四軍展開蘇中七戰七捷、朝陽集戰役、宿北戰役、魯南戰役等作戰,在蘇中、蘇北、淮南、淮南、魯南等地區殲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約25萬人。

1946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為集中使用兵力,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指揮機關應合一。據此,成立了華東野戰軍指揮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副政治委員譚震林。

1947年1月21日,新四軍兼山東軍區和華中軍區合編為華東軍區,轄原屬新四軍的蘇北軍區、蘇中軍區、淮北支隊、淮南支隊,原屬山東軍區的魯南、魯中、膠東、渤海軍區以及濱海軍分割槽。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以及山東軍區所轄師旅合編為華東野戰軍,轄11個縱隊和特種兵縱隊。其中原屬新四軍的是山東野戰軍第一縱隊為第一縱隊,山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和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3個團為第二縱隊,華中野戰軍第一師為第四縱隊,華中野戰軍第六師為第六縱隊,華中野戰軍第七師為第七縱隊,華中野戰軍第七縱隊為第十一縱隊,華中野戰軍第十縱隊為第十二縱隊,華中軍區騎兵團、華中野戰軍炮兵團和山東野戰軍機關一部編成特種兵縱隊。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的另兩個團和華中軍區第七軍分割槽騎兵大隊、洪澤湖大隊編成淮北支隊。留在淮南的華中野戰軍第二師第六旅第十六團和地方武裝編成淮南支隊。新四軍

新四軍完成歷史使命,至此番號撤銷。在抗日戰爭中,新四軍抗擊和牽制了16萬日軍,23萬偽軍,作戰2.2萬餘次,其中對日偽軍作戰1.9萬餘次,殲日偽軍31萬餘人;反頑自衛作戰3千餘次,殲國民黨頑固派軍14萬餘人。新四軍作戰傷亡8.9萬餘人。新四軍從最初的1萬餘人,發展到擁有主力21.5萬餘人,地方武裝9.7萬餘人,計31萬餘人;另有民兵自衛隊96萬餘人。建立了地跨蘇、浙、皖、豫、鄂、湘、贛七省的蘇南、蘇中、蘇北、淮南、淮北、鄂豫皖湘贛、皖江和浙東八塊抗日根據地,面積達25.3萬平方公里,人口3420餘萬,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皖南事變

《囚歌》是共產主義戰士、軍事家葉挺皖南事變後被囚禁在重慶的渣滓洞時期作的一篇白話述志詩。這篇詩作於一九四二年。該詩分為上下兩節,全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猶如脫口而出,但感情熾烈,氣勢豪邁,意境表達清晰完整。作者的高尚情操被真實的流露出來,讓讀者為之感到震撼也為詩人的高尚人格而肅然起敬。詩中所流露出的那種崇高的革命氣節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教育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囚歌)葉挺

(根據作者手跡抄錄)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的知道

人的軀體怎能從狗洞子裡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將我連這活棺材一起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陣亡將領

取團長以上職務

1..李復,新四軍2支隊獨立2團副團長

2.周大燦,新四軍遊擊支隊1團3營營長,6旅17團副團長

3.蕭國生,1939年3月7日突圍時陣亡;

4.胡發堅,新四軍一支隊參謀長

5.王赤,江抗第三路政治部副主任

6.曾昭銘,新四軍3支隊5團副團長

7.塗正坤,新四軍上校參儀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