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鐵頭娃 四十八

謝念之所以被大家叫做鐵頭娃,就是因為謝念剛進軍隊的時候,不但頭很硬而且脾氣一根筋。無論是謝唸的頭,還是謝唸的性格都是又臭又硬,從此謝念有了鐵頭娃的外號。謝念在東北的時候,為了不牽累家人,不敢用自己的真名。當時的黨組織成員都喜歡用化名,不過謝念不喜歡用假名字,索性用鐵頭娃這外號當作自己的名字。這樣的名字不但好記,而且符合他鬍子的身份,大家都叫他鬍子鐵頭娃。

所謂的鬍子就是土匪,東北人也叫他們馬匪或者是響馬。在東北一帶鬍子經常出沒,大家也已經司空見慣了。許多革|命部隊都是以鬍子身份存在,甚至於一些部隊也經常做土匪的事情作掩護。無論是對付日本人,還是偽軍,或者是滿洲國的軍隊,用鬍子的名義比黨組織的好聽也實用。就算敵人要報復,也只能去就近剿匪不會影響黨組織的聲譽。謝念曾經說自己就是黨組織裡面幹髒活的人,無論是殺漢奸殺鬼子,用鬍子的名義方便多了。為此黨組織狠狠地批評了謝念,說謝念不但說錯了話,而且抹黑了黨組織。黨組織永遠不要什麼白手套或者是幹髒活的人,更加不會讓某個人犧牲聲譽維護組織名譽。

謝念為了符合鐵頭娃的名號,還特意練習過鐵頭功,和敵人徒手格鬥的時候,喜歡用自己的腦袋撞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鐵頭娃。在東北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鬍子鐵頭娃的人打仗最不怕死,殺日本人最多,紀律也最為嚴明。只要說自己是鐵頭娃的人,大家都會支援和照顧他們,說他們是好鬍子,專殺日本人和漢奸的鬍子。偽軍更是忌憚鐵頭娃,幾乎聽見鐵頭娃的名號就會發抖,更加不敢反抗了。謝念離開東北後,在東北為非作歹的偽軍幾乎放炮慶祝。就連日軍也暗自鬆了一口氣,像謝念這種不怕死的中國人,也讓他們很是忌憚。謝唸的通緝令和懸賞,直到抗日戰爭結束的時候,依然在東北有效,可見日本人多麼痛恨謝念和謝念領導的隊伍。

謝念在八路軍的時候,也是一個不怕死的傢伙。謝念七次擔任敢死隊隊長,十九次帶人反衝鋒,三十一次擔任突擊隊骨幹。就連爆破隊長、決死隊隊長也當過好幾次。大家都說謝念打仗不要命,誰是謝唸的敵人誰頭疼。

不過當謝唸的領導也一樣頭疼,因為謝念打仗總喜歡不聽命令,總是喜歡帶頭衝鋒。謝念是連級幹部,身邊配備了警衛員或者是通訊員,謝念一次打仗下來,就會補充警衛員或者是通訊員。幾年下來謝念更換警衛員和通訊員的次數幾乎超過了總部任何一個領導。

上級批評謝唸的時候,謝念都會認真聽取,但是一打仗謝念就又忘記了對上級的保證。上級說謝念是虛心接受、堅決不改,是一個不知道改正的老油條。團領導管不了,旅領導說不動,師領導說了沒什麼用,就連總部領導說了也沒有大作用。

因為謝唸的性格和脾氣,謝念實在不適合擔任指揮員,更加不能讓謝念擔任重要軍事幹部,所以謝念在八路軍是老資格的連級幹部,好幾年都當不上連長。和謝念一樣資歷的人,都當上團長、營長了,謝念還是一個只有連級待遇的普通幹部。老首長們對謝念又愛又恨,卻又沒有什麼辦法。謝念是打仗的勇將,但是也是老是犯錯的老油條。許多謝念現任的上級都是謝唸的下屬或者是徒弟,謝唸對他們的批評愛搭不理,謝念不服從上級的事情早已經在八路軍內部傳開了。

師首長親自給謝念上課,逼著謝念寫下軍令狀,將來不準謝念這麼衝動了。可這麼做沒有用,一有打仗的事情,謝念什麼都忘記了。打仗依然衝在最前面,身邊的警衛員不是跟不上,就是為了保衛他犧牲了,幾乎每一次戰役下來,他就需要換警衛員。不是嫌棄警衛員本事不好,就是警衛員犧牲或者是受傷了,需要換新的。後來有人統計過,和他一起戰鬥過的同志,只要不死都會火箭式受到提拔。不久之後這些人就會成為謝唸的同級,甚至於是謝唸的首長。

師首長根據謝唸的特點,建議讓謝念組建一支人數不多的支援隊。哪裡打仗需要支援了,謝念就帶著人去支援,謝念就是總部直屬的突擊隊兼敢死隊。把難啃的任務交給他們,仗打完了就讓謝念帶著人回老部隊。裝備和消耗,由要支援的部隊補充和報銷,人員傷亡了,讓上級部門協調。謝念十分感激師首長,說師首長是他的伯樂。

從此謝唸的小分隊成為了鶴立雞群的隊伍,雖然人數不多,但還是戰鬥力十分強大。謝念把自己的小隊比喻成打短工的人,各個連隊或者是團就是地主,他們和其他部隊暫時合作。地主{連隊或者是團部}僱傭他們這些短工{小分隊},給工錢{物資和藥品},負責管飯{補充彈藥和裝備}。合作好的話,下一次他們繼續合作,要是不合適的話,下次各管各的,老死不相往來。組織的人多次提醒謝念說話要注意,但是謝念和他的人就是喜歡用這種方式解釋他們和大部隊的關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九四三年後,中國國內局勢發生變化,八路軍有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攻擊。從被動挨打,轉變為開始反擊和報復日軍。謝唸的小分隊終於壓制不住了,小分隊擴編稱為中隊,謝念由副連級直接成為了副營級。三百多隊員,分為五個大組,十五個小隊,分散開來各自為戰。有大任務的時候,大家合作對敵,平時各自照樣接受打短工任務。他們的戰鬥能力,被絕大多數的人看好,大家都說謝念有大本事。

一九四四年年底,謝唸的好日子到頭了。經總部研究決定,徹底調整謝唸的中隊。留下五個小隊當基礎,組建一個特戰營,謝念擔任特戰營營長。分出去的十個小隊,變成十個教導隊,每一個團一支小隊。隊員當教官,儘快讓新兵們熟悉軍隊的作戰方式。幾乎每一個隊員都提升為幹部,就算不是幹部也是部隊的骨幹力量。

這可要了謝唸的老命了,挖走了謝念三分之二的骨幹,把謝念心疼極了。可是謝念又不得不遵守命令,看著寶貝們一個一個被別人選走。因為去其他部隊當幹部當老師,這些走了的隊員都興高采烈的。謝念私下罵這些人沒良心,不過謝念也為他們高興。留下的隊員也得到了升級,所有小隊隊長都成為了連隊長,老隊員也成為了幹部,新隊員成為了特戰營的骨幹或者是班長。按照謝唸的原話,大家都“鳥槍換炮”,牛逼起來了。

因為特戰營是一個非常規部隊,需要機動靈活,所以上級把繳獲來的汽車和摩托車都給了特戰營。從此八路軍特戰營成為了我軍第一支全機動化部隊,也是行動最為迅速的部隊之一。最風光的時候,特戰營有兩輛繳獲來日本坦克,這個牛逼樣,簡直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可是他們風光不久,愛炫耀的他們知道了苦頭。他們的坦克被別人拉走了,重武器被兄弟單位拿走了,高爆炸藥和炮彈被炮兵部隊拖走了,大家像打土豪一樣,把特戰營的好東西都瓜分了。氣得謝念在特戰營指揮部罵娘,就連師首長也被謝念順帶罵了,師首長一直耳朵發熱著。從此特戰營懂了一個道理,有了好東西也不能炫耀,不然好東西就會沒了。從此謝念也好,特戰營也好,都喜歡悶聲發大財,從來不喜歡吹牛和炫耀。

謝念一直是第一,他當連長的時候他的連級小隊是最厲害的。謝念當營長的時候,謝唸的特戰營也是全師最好的。謝唸的部隊總是打攻堅的主力,只要交給他的任務,都會順利完成。無論是師首長,還是其他的各級的領導,都十分相信謝唸的本事。不過謝唸的特戰營也是大家最頭疼的部隊。每一次戰後,特戰營總會因為搶物資和兄弟單位打架,甚至於會發生火併。謝念又是一個典型的幫親不幫理的傢伙,和他講理簡直就是對牛彈琴。他們特戰營戰功和犯錯本事一樣高,就是兩頭冒尖的典型案例。

謝念和他的特戰營已經習慣了,每一次戰後,都要挑走好的之前的東西,剩下才給其他兄弟部隊。一些單位的人不買賬,就會和特戰營的人打起來,謝念一來就會幫自己人。其他兄弟部隊的領導都認識這個打短工出名的謝念。大家不是受過他恩惠,就是謝唸的學生,所以都讓著謝念。就算有一兩個不服氣的人,他們也不是謝唸的對手。為了分配戰利品的事情,謝念和正團級待遇擦肩而過。謝唸的特戰營代理營長的職務一直做著,代理的帽子永遠還是代理。

解放戰爭時期,謝念和他的特戰營隸屬於中原野戰軍序列。六十七次消滅三倍於自己的敵人,三十一次打敗敵方師旅級別的敵人,十九次攻佔師部以上的敵方指揮所,七次阻擊了敵方將軍級別的高官。特戰營被野戰軍總部評定為大功團、功臣團,總算是讓謝念解決了正團級待遇問題。

一九四八年年底,打完淮海戰役的特戰營改編為主力師之一,謝念擔任代理師長。謝唸的老搭檔原特戰營教導員,被任命為這個師的副師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在師部的排名上,他遠遠地把謝念摔在了後面,原因就是因為謝唸經常一邊立功一邊發錯。他終於不用再給謝念擦屁股了,他的好日子終於徹底到來了。

喜歡國色芬芳請大家收藏:()國色芬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