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零一章 大商水師

帝乙二十六年九月中旬,帝辛點齊兵馬將領,在朝歌城外的牧野,舉行完誓師儀式後,便率領十萬大軍,朝著八百里外的一處港口行去。

帝辛所點的將領,都是他的心腹,諸如雷開、尤渾、張桂芳、孔宣、周信、惡來、龍鬚虎等,韓榮和餘化在參加完秋獵活動後,就返回了汜水關。

張桂芳是主動來投,那日他來到聚賢館,獻上一張招賢榜,經過測試後,便成為了聚賢館一員,得益於上一世的情誼和對他本人品行的熟知,帝辛特例冊封他為朝歌軍校尉,領一千兵馬隨軍賺軍功。

飛廉和季勝則坐鎮朝歌,負責糧草輜重的排程。

因為有南郡經歷的教訓,帝辛再也信不過那幫自詡高風亮節計程車大夫,不論是前線指揮,還是物資排程,即使無法親力親為,也會安排自己的親信統籌,對此,士大夫們雖頗有微詞,奈何帝乙已經應允,除了抱怨幾句外,就於事無補了。

值得一提的是,擔任監軍職務的乃是帝辛的老熟人,初入官場計程車族楊家大公子楊任,以同期右學第一的成績,被朝廷冊封為中大夫,還有一個監軍也是帝辛的老熟人,乃為上大夫陳世光,兩人自然以陳世光為首,下轄十餘個文書和數十個僕從,隨軍出征。

陳世光暫且不提,這個楊任,在上一世中可謂是典型的兩姓家奴,叛變殷商後,轉投西周,結果武王兵破澠池,抵達孟津,眼瞅著就要攻入朝歌時,卻被梅山七怪中的老大袁洪一棍打中頂門暴斃而亡。

自離成湯歸紫陽,穿雲關下破瘟癀;孟津盡節身先喪,俱是南柯夢一場。的便是這個楊任,可謂是因果迴圈,報應不爽。

且古史中所記載,楊任進諫帝辛關於鹿臺的事,結果惱怒鱗辛,被挖去了眼睛,致死,遭到棄屍。

此段記載並非全部虛假,但也有一些出入。實則是帝辛意欲對士族揮刀,想要削去子啟的左膀右臂,穩固自己的統治,所謂“進諫惹惱帝辛”一事,只是一個引子罷了,他就是借這個理由,處死了楊任,之後把龐大計程車族楊家或殺或貶,一來,大大地震懾了士林,二來,也斬斷了子啟一條臂膀。

只是,楊任卻命不該絕,乃是生命格鴻運之輩,他死後怨氣不散,衝了遊歷人間的道德真君的足下之雲,真君掐指一算,算出楊任與自己有緣,便因此救下他,用金丹放在楊任的眼中,使其眼中長手,手中長眼。

在真君麾下修煉數年後,楊任下山輔佐姜子牙伐商,成為了封神之戰後期,周營最重要的主將之一。

“那時,我真該把他的三魂七魄打碎,令其永不超生。”帝辛追悔莫及。

到了港口,那裡的水師早在數前,便奉鱗乙諭令,派來數百艘大船,停靠在這裡,入眼望去,船帆遮蔽日,大船堆滿了龐大的港口,如一頭頭猙獰的巨獸,虎視眈眈地凝視著帝辛等人。

“大商水師主將攸侯喜,參見世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一名魁梧壯漢,身披明黃甲,單膝跪拜道。

“攸侯請起。”帝辛連忙攙扶,輕笑道,“父王常常對我,攸國國君忠孝兩全,是下諸侯的榜樣,值得萬人敬重。”

攸侯喜,又稱攸喜,攸是他的姓,喜,是他的名,至於侯,便是他的封號。乃為現任攸國國君。

攸國毗鄰東海,與東夷族和東魯國是鄰居。

在帝乙十年,帝乙征伐島夷和淮夷時,攸侯喜便曾率領攸國軍隊鼎力相助。

島夷位於海外島上,波濤翻湧的大海,是島夷的然屏障,就是攸侯喜日夜鍛造戰船上千艘,載著大商軍隊和各路諸侯大軍,一舉殺入梁夷祖地,剿滅三十餘萬島夷軍,殘部則遁入無邊的東海中,元氣大傷。

帝乙念在攸侯喜忠誠為國,便冊封攸侯喜為大商朝水師主將,統領大商朝水軍。

封神一站時,攸侯喜曾派遣上千戰船西渡,參與戰爭,但奈何與西周國兵力太過懸殊,且攸國擅長的是水戰,而非陸戰,故而經過幾次失敗後,便退回到了攸國境內,當殷商覆滅後,據傳攸侯喜便載著箕子和殷商的遺老遺少,舉國搬去了一處半島上,輔佐箕子,建立了箕子王朝。

十萬大軍先後登船,帝辛等殷商將領則登上了超大型的樓船,樓船乃指揮中樞,絕對的重中之重。

在樓船四周遍佈著大量的衝鋒船,型號比樓船了一倍,但速度卻足足快了兩倍,是拱衛樓船的重要戰艦,最外圍的,便是多如螞蟻的哨船,承載量為五到十人,且比衝鋒船還要三分之一,速度也是衝鋒船的五倍。

伴隨一陣淒涼的鑼鼓聲,大商水師開始楊帆起航。

近千艘戰艦,行駛到廣袤的長江時,入眼望去,皆是看不到盡頭的船隻。

負責『操』作船隻的,都是攸國的水師老兵,他們大多數都參加過對島夷的戰爭,不僅見過血,而且作戰經驗無疑是豐富的。

“還請世子殿下入內歇息吧,估計一之後,我們便能進入東海,四後,就可抵達陳塘關了。”攸侯喜笑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