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帝辛曾來過蠻王祖廟,知道在這座祖廟中,供奉著一座“蠻王搏龍像”。
而這座蠻王搏龍像內,便是承載著蠻族的信仰之力。
當帝辛道胎進入“蠻王搏龍像”內部後,純白『色』的能量,頓時如跗骨之蟲一樣,朝他的道胎纏繞而來。
這純白『色』的能量,便是蠻王搏龍像內的信仰之力,此時此刻,帝辛猶如是被孤立的外人,所有的信仰之力都對他無比的排斥,甚至原本平和精純的信仰之力,此刻化作了劇毒一般,纏繞在帝辛周身。
帝辛冷笑一聲,身軀一震,透發出一股自然般的道韻,將纏繞過來的信仰之力,紛紛震碎。
“一代蠻王,寡人乃商湯帝王,還不速速出來,覲見寡人!?”帝辛大喝。
傳說中的一代蠻王,並沒有死,而是一直藏身於這座蠻王搏龍像內!!
上一世,當帝辛進入蠻王搏龍像後,差點遭到一代蠻王的襲殺,幸好他足夠謹慎,並沒有因為四周海量般的信仰之力,欣喜若狂時使得警惕『性』下降。
一代蠻王,崛起於黃帝時期。
蠻族,曾經是九黎族的附庸,而一代蠻王也曾是蚩尤麾下的一員大將。
當炎黃聯手,滅掉蚩尤後,九黎族頓時分崩離析,族人要麼隱姓埋名,遁入深山,要麼融入炎黃部落,成為炎黃部落一份子。
歷經千年風雲,九黎族已經成為了過往的歷史,一代蠻王則率領蠻族,在南方開疆拓土,不斷的崛起。
到了五帝時代,三苗族崛起,一代蠻王選擇了韜光養晦,一方面向五帝稱臣,另一方面則和三苗族打好關係。
直至帝禹繼位,的帝禹,率兵徹底滅了三苗,將三苗首領和一眾族老高層,或殺或囚或流放,三苗與九黎一樣,成為了歷史。
夏後啟登基,開啟了大夏王朝千年統治。
直到這時,一代蠻王才開始舒展內心的報復,率領蠻族,成為了當時南方最強大的部落,嚴重威脅到夏朝的統治地位。
隨即,夏族派遣大批軍馬和高手,南征剿蠻,雙方互有勝負,強盛一時的大夏帝國,竟然連一個蠻族都壓制不住,震驚四海。
四方番邦見狀,對大夏朝慢慢開始陽奉陰違,夏後啟駕崩,到了其子太康朝末期,東夷族當時最強大的部落有窮氏酋長夷羿,趁著太康出去田獵之時,領兵攔截了太康的歸路。太康見此狀況,驚慌不已,嚇得有家不敢回,拔腿就跑。但他哪裡逃得掉,夷羿在當時號稱天下第一『射』手,自稱為遠古大神后羿的嫡系子孫,只見他拔出利箭,張開大弓,於十裡之外將太康『射』殺。
太康一死,夷羿入住大夏王都,輕而易舉的攥得了權位,得以號令諸侯。
自此,大夏朝第一次滅亡。
一代蠻王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徹底崛起,讓蠻族屹立於南疆眾部落之巔,次年稱王,建國號為大蠻。
直到少康中興,才重建了大夏。
但彼時的大夏王朝,全然沒有帝禹、夏後啟時期不可戰勝的武力。
從帝禹建夏,到夏後啟把大夏王朝帶入極盛時期,前前後後不過百餘年的時間。
此後,大夏王朝國勢一落千丈,若不是少康橫空出世,大夏,早已亡國。
不可否認的是,一代蠻王絕對堪稱一代頂尖梟雄,他善於審時度勢,也慣會趨炎附勢,能屈能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