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四十四章 三路入西南!

“你已經知道洪錦、張桂芳,在前方吃了敗仗?”帝辛一邊閱覽,一邊問道。

令衝頷首,“是,故而奴才知道,大王是打算另闢戰場了。”

對於令衝能揣摩到他的心思,帝辛並沒有感到意外。

他執掌繡衣門多年,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前方失利的訊息,他必定是第一批知曉的人。

竹簡很大,鋪展開來,足有兩米長。

上面詳細的描繪了金牛道的地形、通往路線、敵軍分佈等。

“金牛道,劍閣!”帝辛眸光一閃,手指在竹簡某一處,重重地戳了幾下。

劍閣,自蜀道入西南必經之路。

劍閣地勢險要,東西橫亙,七十二峰綿延起伏,形若利劍,直插雲霄,穿行南北的大劍溪將其攔腰斬斷,致此絕崖相對,昂首一線天。

古羌人又在劍閣南端隘口處,以兩崖相嵌置關,其形如門,稱劍門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大夏時期,古羌人叛亂,夏王派三路大軍壓境,一路在治渠山失利,被治渠山內部的迷霧阻礙,數萬大軍鎩羽而歸。

另一路,則在劍門關連攻七日都未能攻克,反而自身損失慘重,不得不後撤。

最後一路自然不敢孤軍深入,只能作罷,灰溜溜的班師回朝。

“這劍門關自建成以來,鮮有被攻克,唯一的一次,還是太祖親征西南時,途徑金牛道,劍門關守軍懼於太祖神威,不戰而降,自此我朝廷大軍經由劍門關入西南,與青龍關呈兩面合圍之勢,擠壓著羌族的生活空間,羌人不得已出山歸附……”令衝講解。

“若拿下劍門關,則可以和青龍關形成互為犄角之勢,壓縮羌氐人的生活空間,將他們逼迫到貧寒之地去,不出三五年,他們內部必定生亂。”帝辛沉聲。

但他也知道,想要攻下劍門關何其艱難。

那裡道路崎嶇,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縱然百萬大軍晝夜不停地圍攻,也難以攻下。

“不過,如今羌氐聯軍的主力,俱都在神龍山附近,劍門關兵力必然空虛。”帝辛揹著手,在殿內來回踱步。

“但爾瑪不可小覷,他不會忽略劍門關這麼重要的一點……”

一時間,帝辛也拿捏不了主意。

“速招眾大臣入殿議事。”帝辛低喝。

……

……

“大王,臣以為,劍門關固然地勢險要,但如今羌氐聯軍的主力,都在神龍山附近,他們滿打滿算,控弦之士也就五六十萬,這還是全民皆兵,老弱婦孺都武裝起來的前提下。眼前的敵軍雖號稱有五十萬之眾,但實則不過三十七萬左右。他們又得留至少五萬兵馬,護佑王庭和後方,而蜀道並非金牛道一條,雖劍門關險要,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兵力,都留在劍門關裡,必得分出一部分兵力,駐守其他的蜀道,如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堂光道等。這樣的話,粗略估計,劍門關內的守軍,也就三到五萬左右。”尤渾沉聲道。

“臣附議。臣願領精兵十萬,飛渡金牛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劍門關!”惡來抱拳道。

“十萬兵馬,怎能拿下金牛道如此險峻的地方?”雷開搖頭,對王位上的帝辛作揖道,“大王,臣覺得,我軍可以從其他蜀道而入西南,避開劍門關。對劍門關形成圍困之勢,不到開春,劍門關必破。”

“其他蜀道比起金牛道,崎嶇難走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金牛道,像褒斜道、子午道等,只有棧道可以通行。那棧道修築在懸崖峭壁上,道路狹窄,僅容一人透過,下方乃是萬丈懸崖,先天修士掉下去,也有死無生。而且那棧道是用木頭修建,一次性無法承載太多的兵馬,走棧道,要何年何月才能透過?況且,若是被敵軍發覺我們的意圖,縱火焚燒棧道的話,豈不就是徒勞無功了?”尤渾反對。

“的確,那棧道就是用幾根粗繩,外加木頭鋪成,甚至有些地方,只是在高崖巖壁上鑿出來的一條石道,我未成先天時,曾走過幾次,每一次都要擔驚受怕,且那些地方,終年迷霧籠罩,縱然先天修士御劍而行,也很容易會迷路。”高繼能點了點頭。

他之前一直在西南苦修,有相當長的年頭,也算是半個本地人。

群臣議論紛紛,各執一詞。

有人說,雷大夫計謀雖大膽,但卻有著出其不意之效。

也有人說,還是尤大夫的建議,更加老成穩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