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江,爾瑪、日美吉在褒斜道路口安營紮寨起來。
“傳我軍令,命斜谷關守將速速派遣一支軍隊,前來接應我們,並在關內準備好酒食。”爾瑪下令。
左右領命,遣三名斥候,即可趕往斜谷關。
“另外,去催催其餘人,速來褒斜道路口集合。”日美吉說道。
此番羌氐聯軍共分為九路大軍,一路由爾瑪、日美吉率領,另外八路分別由古羌國八大將軍率領。
爾瑪、日美吉的行軍速度是最快的。
等候了一個多時辰,也不見其餘八路大軍。
當三名斥候進入褒斜道時,就已經被商軍的探子盯上了。
在一處狹長的小道處,猛然崩出了一道絆馬索。
只聽一陣尖叫,三匹戰馬受驚,紛紛被絆馬索絆倒在地,背上的斥候也摔了下來。
左右草叢裡,猛地竄出十餘個身影,手持繩索將三名羌軍斥候束縛住。
“什麼人?”羌軍斥候驚喝,想要掙扎,卻猛地被十餘個大商探子拳打腳踢。
直到鼻青臉腫,慘嚎連連時,三人才放棄了掙扎。
隨後,那十幾個探子便押著敵軍斥候,前往斜谷關。
斜谷關的守將從三名斥候口中得知爾瑪、日美吉,已經抵達褒斜道路口時,連忙把這個訊息,送抵涪城帝辛手上。
涪城。
帝辛正在與眾將議事。
洪錦、飛廉、鄂崇禹等人,已經率領六十萬大軍,進駐了涪城。
這時,傳令兵拍馬趕來,將一份竹簡轉呈給帝辛。
“爾瑪、日美吉現在褒斜道路口!”帝辛沉聲。
蜀道有很多條。
在此之前,帝辛也不確定爾瑪、日美吉會走那一條。
但現在看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敵軍大部隊,必定會走褒斜道,經由涪城、去往綿竹。
綿竹四周盡是崇山峻嶺,且王庭也在綿竹。
只要爾瑪抵達綿竹,就猶如魚躍大海,部隊化整為零,以綿竹為中心,躲藏在四周大山內,縱然是千軍萬馬,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從十萬大山裡將他們一一找出。
“傳旨,三軍即可開拔褒斜道,命惡來速帶麾下十萬大軍,繞到褒斜道路口,只等爾瑪大軍盡數進入褒斜道時,再從敵軍後方衝殺而來,來一個甕中捉鱉!”帝辛輕喝。
在得知爾瑪北渡蜀道後,帝辛就命惡來速速結束攻打劍門關的戰鬥,在金牛道路口的大山裡埋伏起來,若爾瑪走金牛道,入劍門關的話,這樣就更好,畢竟此刻的劍門關已經成為了一座孤城。
如果爾瑪敗走劍門關,連綿竹他都去不得,只能被困在劍門關裡,待到糧水用盡時,就是爾瑪的末日。
幾十萬大軍即可開拔。
全部輕裝上陣,所有的重武器、軍械糧草等,都命魯能負責押送。
帝辛率領五萬騎兵先行一步,一路飛馳電掣,僅用了大半日,就抵達了斜谷關內。
“情況怎麼樣?”帝辛入了將軍府,對此地的守將高繼能問道。
“啟稟大王,爾瑪之前遣了三名斥候,想要斜谷關派出一支軍隊前去接應,並讓我們備好酒菜,只等其他八路大軍一到,就即可入城歇息。”高繼能答道。
“其他八路大軍?這麼說來,爾瑪、日美吉現在,只是一支孤軍嘍?”帝辛眉梢微挑。
高繼能點頭,“是的,臣之前派了幾個比較精明的斥候前去查探,發現爾瑪、日美吉麾下的大軍並不多,也就幾萬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