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這些心腹便召集忠於大商的兵馬,猛攻宋國都城。結果鄧華出手,將他們殺退。
只有一小部分殘兵,倉皇向朝歌城方向逃去。
也有一些將領,不願意叛逆,便帶著親衛常隨和家眷們北上朝歌城。
以至於兩日之內,子啟只能徵集到這一萬的兵馬。
確切的說,是八千正規軍,外加兩千押送糧草輜重的奴隸、民夫。
不過,子啟此番北上朝歌城,是去繼承王位的,而不是攻打朝歌城。
別說是一萬人了,哪怕是十萬人,二十萬人,想要打下朝歌城,都是一件痴心妄想的事。
“芮吉、鄧昆的南疆軍還沒有入關嗎?”子啟皺眉道。
子衍搖頭道,“還沒有,不過三山關那邊也是毫無動靜,至今沒有調兵遣將的跡象。”
“這就怪了……”子啟輕喃。
“王兄不必憂心,我們有仙人相助,想必朝歌城大門早已大開,文武百官於孟津夾道等候著王兄,入主朝歌,繼承王位呢。”子衍笑道。
子啟點了點頭,回首對端坐在鸞車上的鄧華拱手道,“這一路,還需有勞鄧仙師保駕護航。”
“去吧,由我護著宋國公,沒有誰能傷害到你。”鄧華淡淡道。
整個人間最強的修士不過知命境。
帝乙駕崩後,那些碩果僅存的知命境修士,俱都是垂垂老矣的老古董,待在洞天福地,以仙珍奇物吊著一口氣,不至於死去。
便是三個這樣的知命境,也不是他的對手。
更何況,憑自己闡教弟子的身份,除了帝辛這位人間帝王,仗著有女媧宮護著,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外,還有誰敢對自己吆五喝六?
這就更別提衝自己動手了。
一路走來,無驚無險。
子啟有些詫異,按理說,應該會有很多新貴,會派遣死士刺殺自己啊,畢竟一旦自己繼位,必定會對新貴勢力進行打壓。
然而,卻沒有!
這讓子啟感到詫異的同時,又有些不安。
“我們到哪了?”子啟問道。
子衍道,“再有八十里地,就到孟津了。”
子啟道,“可發現武成公的蹤跡?”
“說來也怪,至今都沒有武成公任何訊息傳來。”子衍搖了搖頭。
心裡一突,子啟舉起手臂,喝道,“停止前進!”
三軍停止。
鸞車上的鄧華也睜開眼睛,皺眉道,“宋國公,為何突然停了下來?”
“鄧仙師,我心裡有些不安,覺得可能會出事。”子啟道。
鄧華不以為意道,“是你太多心了。如今大局已定,那什麼太師聞仲,想必也被我教高人羈押了起來,單憑朝歌城的那些軍隊,固然強大,但卻不是我的對手。”
“仙師神威蓋世,一群凡夫俗子,又豈是仙師你的對手?”子衍諂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