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彬也不是沒有想過,轉投新貴陣營,請帝辛下一道聖旨,促成羅家和新貴家族結為姻親。
但新貴發展至今,利益鏈已經形成。
階級已經固定,這時候羅家轉投新貴,只能淪為新貴集團的末流。
除非羅家三代,一直官拜三公九卿,說不定可以憑藉權勢,將羅家抬到新貴集團的頂層之中。
但想想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帝辛答應,但底下的新貴可不會答應。
三公九卿,總共就十二個職位,代表著臣子的巔峰。
且不說三公之位,試問那個臣子,不以官拜九卿之職為目標?
不論是羅彬的長子還是次子,或是其他兒子,雖然都非平庸之輩,但也不是什麼驚才絕豔的天驕,靠著父輩廕庇,頂天就是一郡太守,封疆大吏的格局。
若只是念及今日羅彬改變立場之恩,就刻意抬舉羅家的話,那就真的太有失公允了。
所以,羅彬沒得選擇。
帝辛對於羅彬的選擇,雖然失望,但也沒有什麼怨恨。
若設身處地的去想,說不定帝辛也會做出和羅彬相同的選擇。
老牌貴族氣焰要打,但絕不會趕盡殺絕。
畢竟,老牌貴族也曾為大商朝立下過汗馬功勞。
若全都殺了,只會讓天下人心寒。
一個刻薄寡恩,殘暴不仁,嗜殺無情的帽子,就會如釘子一樣,扣在帝辛的頭頂,怎麼洗也洗不乾淨。
“此屠刀一落,老牌貴族將會徹底安穩下來,再也沒有餘力,與朝廷,與寡人作對!或許,這就是最好的結局了。”帝辛暗歎。
“大明公。”帝辛喚了聲。
孔宣拜道,“臣在。”
“孤命你為監斬官,將參與謀逆的權貴極其九族於三日後,在牧野問斬,屆時,王畿地區的所有官員和貴族務必到場,違抗旨意者,斬!”帝辛吐出最後一個字後,整個大殿,都響徹著一股殺伐之音,震得群臣臉色蒼白。
“大王說過,國法無情,黃飛虎乃是謀逆首惡,誅其九族,乃是扞衛律法,這無可厚非!”說話者,是方醒。
方醒猶豫了很久,但最終還是決定拼一把。
只因為他那兩個不成器的侄兒,也……叛變了!
方相、方弼,這兩個被權貴譽為明日之星的年輕人,竟然充當了黃飛虎的內應,暗中與黃飛虎通風報信,使得北狄得以精確的掌握了帝辛的行軍動向以及兵馬調動。
最後在三狄汗王攜九龍神火罩殺來前,離開了中軍,原打算前去與黃飛虎匯合,結果半道上,被南逃的魯能發現了蹤跡,扣押了起來。
方相方弼二人,也在三日後問斬的名單上,罪名同樣是誅九族。
當然,像方相方弼這等出身名門的權貴後裔,自然不可能真的誅九族。
凡是和二人存在親戚關係的,有爵位者,罷免爵位,貶為庶民,無爵違者,直接殺之,抄沒全部資產。
方醒作為二人的舅舅,此二人又是方醒親自舉薦的,因為其伯爵的身份,故而可以免除一死。
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罷官剝爵是免不了的,或許念及方家也曾為大商立下汗馬功勞,和方家在權貴階層影響力的份上,可以保留一部分資產。
可方家從權貴階級跌落下來的勢頭,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從此淪為一個鄉紳世家,若干年後,昔日輝煌一時的伯爵方家,徹底淪為歷史,淡忘於人們的記憶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帝辛現在並沒有對方醒進行任何的處置,但明眼人都知道,他是打算給方醒一個體面一點的機會,讓他主動請罪。
但方醒卻不想以這樣的結局收場。
無論是之前與帝辛作對,投靠子啟;還是帝辛登基之後,向他表達最為卑微的臣服,其目的,就是想保住自己的富貴,自己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