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一眼冒星星,一臉崇拜地看著穆辰,“大人英明,屬下這就去辦。”
進了宮,崔繡就只能下了馬車跟著魏公公一路步行,這禦花園花團錦簇,美不勝收,一如記憶中的模樣。
崔繡收斂目光,一路行至慈寧宮宮門停下了腳步。
“崔姑娘稍等片刻,我這就進去向太後娘娘通報一聲。”
“有勞公公了。”
等了一盞茶的功夫,再出來的卻不是魏公公,而是一位言語大方,舉止得體的年輕宮女,她對著崔繡微微一笑,“崔姑娘這邊請,太後娘娘正等著呢。”
崔繡低著頭進了殿,隱約可以瞧見上首主位上坐著一個身穿藏青色華服,頭帶各色珠釵,豔光逼人的婦人,心知那必是太後無疑。
“民女崔繡拜見太後娘娘。”
“抬起頭來讓哀家看看,”太後並未立即叫起,一雙鳳目打量了崔繡片刻,突然笑了出來,“哀家原以為繡技如此精湛的女子想必是個早已成婚的婦人,沒想到會是個貌美如花的丫頭,岸芷啊,你看這姑娘是不是比你還要小些。”
岸芷笑盈盈地答道,“太後娘娘說的是,崔姑娘年紀輕輕就有這等技藝,岸芷也是自愧不如呢。”
想到穆辰說的,在太後面前無需太過拘謹守禮,崔繡於是不再如初時一樣垂頭不語,反而對著太後嬌俏一笑,“太後娘娘謬贊了,民女不過是喜愛刺繡而已,萬萬比不上岸芷姑娘蕙質蘭心,才貌出眾。”
太後新奇地看著崔繡,“你這丫頭倒是膽大,好了,起來回話吧。”
“謝太後娘娘。”
“你那繡法甚有新意,可有名字?”
“多謝太後娘娘誇獎,此繡法民女給它取名為雙面繡。”
“雙面繡,這個名字倒是貼切,”太後端起手邊的茶盞抿了一口,“除了可以繡成屏風,還能制些什麼?”
“無論男女,身上的衣裳,手中的巾帕,腰間的香囊,只要是能繡的物事均可。”
“哦~那倒是新鮮,哀家之前給你的賞賜你可喜歡?”
崔繡裝作一副欣喜至極的表情,“民女此次進京本只想能有幸見識一下天子腳下的繁華,不曾想能受到太後娘娘如此厚賞,民女自小家境貧寒,何曾一下子見過這麼多銀子,實在是受寵若驚。”
太後似是被崔繡逗樂,“哀家看你舉止乖巧,想著再給你一個恩典,讓你留在宮裡做個女官,掌管宮中的繡房,專門為哀家制衣裳,你願不願意?”
若是進了宮,想要出宮就沒那麼容易了。自己來京可不是為了進宮做女官,每日聽人差遣,喪失自由,而是為了開設錦繡坊,但是太後一言既出,如何才能讓她改變主意,又不惹她動怒呢?
崔繡提著一顆心思慮了許久,終於開口道,“能得太後娘娘如此恩典民女實在是喜不自勝,能夠進宮伺候太後娘娘確是光宗耀祖的一件大喜事。只是,太後娘娘喜愛民女的繡法是因為這繡法之前無人繡過,娘娘這才覺得新奇,若是日後日日見著,難保不會生厭,連帶看民女也面目可憎了起來。相比起這份榮光,民女更不願惹娘娘不喜。”
不得不說崔繡摸準了太後的喜好,太後沉默了一會,又看了崔繡一眼這才開口,“你說的也不無道理,這禦花園的花何其嬌豔也有看膩的時候,更何況這刺繡呢……”
見太後似是被自己說動,崔繡急忙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太後娘娘若是喜歡民女的繡法,民女倒有個法子既能讓民女有機會為娘娘效力,還能不惹娘娘生厭。”
“哦,什麼法子?”
“民女自此就在京中長住下來,在民間多收羅一些新鮮點子,每一季為娘娘精心獻上一套衣裳,準保能讓娘娘既新鮮又滿意。”
“這主意哀家喜歡,準了,”太後難得這樣開懷,岸芷看著崔繡臉上的笑容愈發溫和。
“民女鬥膽想向太後娘娘再討個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