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章 ,/.

楊絳父子雄霸地方多年,養有精兵三萬,皆披鐵甲,能飛山越嶺。然而在司馬懿和龐統這等一流謀士面前,他根本就不是對手。

司馬懿命朵思大王假裝投奔楊絳,聲稱無路可走,願意為其下屬。楊絳見與自己齊名的一方霸主居然甘為手下,心中非常得意,當即答應將其收入麾下,並設宴款待。

是夜,朵思大王就在楊絳營中放起火來,營外漢軍一擁而入,楊絳父子在爛醉之中無力抵抗,俱被生擒,餘者皆降。

張清照樣問楊絳是否願意投降?楊絳此時酒醒,懊悔不已。他原與漢朝交好,只是見孟獲收益巨大,而自己卻無所得,故而不忿,起兵造反。今見被擒,只得投降。

張清命李典、嚴顏和謀士呂凱收編楊絳的三萬鐵甲兵和數十萬民眾,就在銀冶洞築城,命名為伏波城,以紀念伏波將軍馬援。設立伏波郡,命嚴顏為第一任伏波郡太守,五年後由李典接任,呂凱為主簿,鎮守此地,既為保商路,亦為防備孟獲。

自己率領大軍,命朵思大王和楊絳作嚮導,前往三江城去攻打木鹿大王。

那三江城後面即是銀坑洞,原是孟獲的宗族所在地。洞外有三江:乃是瀘水、甘南水、西城水,三路水在此會合,故稱為三江城。銀坑洞所在山上有銀礦,故名為銀坑山,山中置宮殿樓臺,以為蠻王巢穴。

孟獲為了和漢朝通商方便,離開巢穴去建築英雄城,木鹿大王趁機襲取三江城和銀坑洞,作為大本營。

許褚和鞠義作前鋒,率軍抵達三江城下,木鹿大王聞報,隨即出城來戰。他騎著白象,身穿金珠纓絡,領著一班餵養虎豹豺狼之士,簇擁而來。蠻兵旗幟器械雜亂,軍中不鳴鼓角,但篩金為號。人多不穿衣甲,盡皆裸身赤體,面目醜陋,身帶四把尖刀。

木鹿大王腰掛兩把寶刀,手執蒂鍾,身騎白象,從大旗中而出。許褚見了,對鞠義道:“我等上陣一生,未嘗見如此人物。”二人正沉吟之際,只見木鹿大王口中不知念起什麼咒語,手搖蒂鍾。忽然狂風大作,飛砂走石,如同驟雨;一聲畫角響,虎豹豺狼,毒蛇猛獸,乘風而出,張牙舞爪,衝將過來。漢兵如何抵擋,往後便退。蠻兵隨後追殺,直趕到三江界路方回

二將來至張清面前請罪,張清聽罷說道:“非汝二人之罪。我早聽說南蠻有驅虎豹之法。看我明日破之。”

次日,張清驅兵大進,佈於城下。蠻兵探知,報與蠻王。木鹿大王自謂無敵,即引蠻兵而出。只見張清騎白馬,持銀槍,端坐於馬上。

木鹿大王對身旁人說:“白馬上坐的便是張清!若擒住此人,大事定矣!”他口中唸咒,手搖蒂鍾。頃刻之間,狂風大作,猛獸突出。

張清不慌不忙,將銀槍朝前方一指,其風便吹回彼陣中去了。再向空中一指,一條神龍自雲中鑽出,張牙舞爪撲向敵陣。眾惡獸見神龍口吐火焰,鼻出黑煙,聲似震雷,面目兇惡,皆筋骨酥軟,不敢前進,反奔回本陣,將蠻兵衝倒無數。

張清驅兵大進,鼓角齊鳴,向前追殺。木鹿大王死於亂軍之中,城內宗黨皆棄宮闕,扒山越嶺而走。漢朝大軍佔了三江城,將銀坑洞還讓與孟獲,令其收攏宗族。

張清留黃權、寇封、關平和司馬懿擴建三江城,設立三江郡,對黃權道:“將軍老成持重,我欲借將軍威名平靖地方,將此地建設成為漢人聚居之地。寇封、關平皆一時之勇將,司馬懿年少多智。五年之後,此地必大興盛,將軍功勞不小,可迴歸成都受封,將太守之位讓與司馬懿。二將亦可一併迴歸。”黃權再拜謝過,領了太守之位。

司馬懿私下問張清:“衛將軍既然饒過了朵思大王和楊絳父子,為何擊殺木鹿大王?留著他疆場效力豈不更好?”

張清屏退左右,對他解釋道:“此地風俗頗異中原。蠻人建立祖廟,名曰‘家鬼’。四時殺牛宰馬享祭,名為‘卜鬼’。每年常以蜀人並外鄉之人祭之。若人患病,不肯服藥,只禱師巫,名為‘藥鬼’。此處無刑法,但犯罪即斬。有女長成,卻於溪中沐浴,男女自相混淆,任其自配,父母不禁,名為‘學藝’。若要徹底收服此土,須得移風易俗,推廣中原文明,方可長治久安。朵思大王和楊絳父子皆沙場悍將,故憐其勇而用之。木鹿大王身為蠻人祭祀,又有異術,影響頗廣。若後日再有反心,此地必然又起戰亂,不知死者幾何。為長遠計,不得不除之耳。”

司馬懿敬佩地拱手受教,接著又問道:“此蠻荒之地也,何勞衛將軍如此重視,將精兵悍將留此鎮守?以之攻伐中原,必無往而不利。”

張清看了他一眼,知道他是不願意留此蠻荒之地奉獻青春。遂向他託底道:“你可知為何有黃巾之亂?先帝失德、奸臣當道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人口太多了,足有五千多萬,大漢的土地和糧食養不了這許多人口。所以朝廷軍隊從不留俘虜。更有甚者,曹操竟把徐州平民百姓都殺盡了,當真是滅絕人性。這也是我為什麼一定要殺了曹賊的原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起身向視窗處走了幾步,深吸一口氣,轉身說道:“我上任以來,勸導農桑,如今糧食產量翻了一番,沿海漁業發展迅猛,比起土地產出能養活更多的人。等我的兩支艦隊從大海對面回來,帶來紅薯、土豆和玉米種子,糧食產量能翻十倍。到那時,大漢的人口,五十年內必然翻一倍,一百年內翻兩倍,輕鬆破億。到那時候,人口激增,而土地還是那麼多,那麼,多餘的人口該往哪裡去?”

張清眼神灼灼地看著司馬懿,等著他回答。司馬懿是個聰明人,很快就想到了答案,他驚訝地問道:“莫非是西域和南蠻之地?”

“不錯!你果然聰明絕頂。”張清拍拍他的肩膀,“我既然挽救了大漢的百姓不受戰亂之苦,那麼就有責任為多餘的人口找到一條出路。你願意幫我嗎?”

司馬懿激動地看著張清:“我原以為衛將軍只是為了建立千年不朽功勳,用戰士的性命為自己搏取功勞。沒想到,衛將軍居然如此悲天憫人,而且更加目光長遠,一直看到百年之後。與您相比,我的一點小聰明真的不算什麼了。我有生之年,一定按照您的戰略方針去做,為我大漢守住繁榮的根基!”

“好!”張清欣慰地誇讚道,“仲達果然有大志向。待我攻破烏戈國後,欲設立昆明郡,命李恢為郡守。然後設立滇州,管轄昆明郡、伏波郡、三江郡。你就是第二任滇州刺史!”

“第二任?第一任是誰?”司馬懿疑惑地問道。

“李嚴!另外命張任為滇州兵馬大都督。”張清回答道,“他們倆是蜀人。此地要想發展下去,必須爭取蜀人的支援。同時,也給你紮根發展的時間。希望你能夠團結蜀人,感化番人,使這一片土地儘快地融化到中原文明中來。”

喜歡名著穿越之旅請大家收藏:()名著穿越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