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事畢,張清班師回朝。在他的法力加持下,大軍回程路上一直是晴天微風,清清爽爽地回到洛陽。
皇帝命群臣出城門外三里相迎,張清不敢怠慢,早早下馬自己一人走過去,與眾臣見禮,然後一起入城。入殿晉見皇帝,又到元老院作了述職報告,喝了慶功酒,散朝回府。
翌日,皇帝傳旨,為了獎勵張清開疆拓土,朝廷出錢替他翻蓋衛將軍府。因為當年董卓火燒洛陽,雖然搶救及時,但是還有很多建築受損,所以張清帶頭住在一個較小的院落裡。如今,朝廷經濟實力大增,各大臣都住進了新府邸,只有張清一直沒有挪窩,畢竟他又不是來享受榮華富貴的。
工部派來最好的工匠蘇越,考察府裡環境。數日後,蘇越畫成九間大殿,前後廊廡樓閣,呈與張清。張清看了看,說:“這個圖畫不錯,但是主廳這麼大,只怕難找棟樑之材。”蘇越道:“此去離城三十里,有一潭,名躍龍潭;前有一祠,名躍龍祠。祠旁有一株大梨樹,高十餘丈,堪作大殿之梁。”
聽他這麼一說,張清猛然想起關於這棵梨樹的傳說,決定親自去看一看。
次日,張清帶著隨從出發,直至躍龍祠前下馬。蘇越已經提前到了,回報說此樹鋸解不開,斧砍不入,不能斬伐。張清吃了一驚,道:“我昨日忘了囑咐你,此樹不可伐。你另去尋找大梁吧。”
揮退蘇越,仰觀那樹,只見亭亭如華蓋,直侵雲漢,並無曲節。鄉老數人前來見禮,道:“此樹已數百年矣,常有神人居其上,衛將軍不可砍伐它呀!”
張清安慰他們說:“諸位父老放心,我決不砍伐此樹,只是聽說奇異,特來觀看一番。”
伸手撫樹,輸出一股生命之力,梨樹似乎整體舒展了一下,樹冠無風而動,發出嘩啦啦的歡樂之聲。
是夜二更,張清在房中批閱公文,睏意襲來,伏案而寐。忽見一人披髮掛劍,身穿皂衣,直至面前,對張清作揖謝道:“我是梨樹之神。今日蒙君賜予生命之力,不勝感激!特來道謝!”
張清謙讓道:“舉手之勞,何足掛齒。你自稱是梨樹之神,植物之神我還是第一次見。”他從懷裡掏出梅隆樹種子,“這是精靈女王凱蘭崔姆送給我的梅隆樹的種子,它能夠自己成長為一片森林,可以做樹屋,也可以做弓箭。如果它活的時間足夠長,也許還會成長為牧樹人。你覺得,它能成神嗎?”
梨樹之神驚訝地接過梅隆樹種子,細細地用摩挲著,感慨地說道:“我這年些來也曾元神出遊,欲尋找同類,卻一直沒有找到。本以為此生孤獨終老,沒想到居然遇到這顆梅隆樹種子。它蘊含著濃厚的生命力,將來一定成長為我的夥伴。”
他抬頭看向張清:“將軍可否把這顆種子送給我?我決定把它種在我附近,照料它長大。從此餘生不再孤獨。”
張清點頭同意:“我本來也沒時間照料它,送給你也算是個好歸宿。我聽說在其他世界有很多牧樹人,都是可以移動的樹,而且可以和人交流。可惜你不能離開本土,否則可以去看一看。”
梨樹神露出悠然嚮往的神情:“沒想到還有那麼精彩的世界,真想去看看啊!”他思索了一會,揮手送出一棵小樹苗,落在張清面前,說道:“這是我的孩子,頗有靈性。就讓他陪著你去遊歷外面的精彩世界吧!”說罷,轉身消失不見。
張清猛然夢醒,從案上直起腰來,忽然看見案頭放著一棵小樹苗,才知道剛才夢裡之事當真發生過。他取過一個花盆,將小樹苗栽進去,然後澆灌以生命之水。小樹苗歡欣雀躍地搖擺著枝條,似乎在表示感謝。
天亮後,人報荀彧生病臥床,張清吩咐人備馬,前去探望。只見荀彧臉色蒼白,緊閉雙眼,不時呻吟兩聲,直叫頭疼。太醫們診斷不出病情,束手無策。
張清使用風月寶鑑的透視能力看去,發現荀彧腦中有一條小蟲,看來這就是病因了。但是他不能隨意展露自己的技能,正在為難之際,御史大夫華歆上前說道:“衛將軍知有神醫華佗否?”
張清問:“就是在江東醫治周泰的那個醫生嗎?我聽說過他的大名。”
華歆說:“華佗,字元化,沛國譙郡人也。其醫術之妙,世所罕有。但有患者,或用藥,或用針,或用灸,隨手而愈。有一個五臟六腑疼痛、藥物不能治療的病人,華佗先給他喝下麻沸散,令病者如醉死,再用尖刀剖開其腹,以藥湯洗其臟腑,病人並無疼痛。洗畢,然後以藥線縫合傷口,用藥膏敷上。一個月之內,病者即痊癒矣。其神妙如此!”
荀彧的侄子荀攸在旁邊驚訝地問道:“莫非是傳言?剖腹洗腸,人還能活嗎?”張清道:“剖腹洗腸的事,我也聽說過。只是如何防止傷口感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