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章 ,/.

師徒這一日來到銅臺府地靈縣,投宿在寇洪員外家裡。

那寇員外見唐僧師徒異於常人,不由面生喜色,笑吟吟地道:“弟子自四十歲時,發誓要供養萬僧。今已供養過九千九百九十六員,只少四人,不得圓滿。今日可可的天降老師四位,完足萬僧之數,請留姓名,好歹住上一月,待我圓滿地完成心願,再派轎馬送老師上靈山。此間到靈山只有八百里路,並不遙遠。”三藏聞言,十分歡喜,就應承下來。

誰知住了幾日,唐僧心中焦慮,對寇員外說道:“當年唐王送我出關,問我幾時可回,我就誤答三年可回,不想在路上遷延至今,已有十四年矣!待取得真經後,要回到大唐,路上又得十二三年,豈不違背聖旨?罪何可當!望老員外讓貧僧前去靈山,待取得經回,再來府上住上幾天,有何不可!”

寇員外見他確實憂慮,只得送他們離開。誰知當晚寇家就遭了賊,寇員外被殺死,金銀珠寶被一搶而空。

再說唐僧師徒趕路直到傍晚,見路邊有一廟宇,便過去投宿。但見廊房俱倒,牆壁皆傾,更不見人之蹤跡,只是些雜草叢生,原來是座荒廟。欲抽身而出,不料天上黑雲蓋頂,大雨淋漓。沒奈何,幾人只得在那破房之下,找個遮風擋雨處,權且躲避一時。

張清放出火龍將幾人的衣服烘烤乾爽,又把闢水金睛獸牽來,伏於屋內,那雨點便飄不進來。其他三匹坐騎俱是龍馬,不怕風雨,因此放在外面歇息。

說來也巧,那打劫寇員外的賊們連夜逃跑,正遇到唐僧師徒,於是想順路再搶幾匹坐騎。行者使定身法,將他們全部捆起來,問清楚財物是打劫寇員外而來,便說要將這財物送還寇家。

誰知寇家報案時,寇夫人因憎惡唐僧師徒,便撒謊說看到他們四人搶劫。官府派人來捉拿,恰好追到破廟。那些賊人便串供,說唐僧師徒才是主謀,現在還要殺人滅口。

官府衙役不分青紅皂白,將賊眾並唐僧師徒一併捉拿。行者和張清對視一眼,知道該遭此劫,既不辯解,也不反抗。

坐了一夜大牢,行者對張清說道:“兄弟,咱們倆分頭行事。你去嚇唬那寇員外家人和昏官,我去找回寇員外的靈魂。”

張清依計而行,裝神弄鬼,嚇壞了寇夫人和刺史、縣官。天不亮,官府便重新開堂審理此案,又按張清吩咐,把寇員外的屍身搬到了大堂上,靜待奇蹟出現。

再說行者一個筋斗雲來到地府,向閻王要了寇員外的靈魂,將他吹化為氣,掉於衣袖之間,同離幽府,復返陽間。駕雲頭到了大堂,把他靈魂推入本身。

須臾間,冠員外透出一口長氣,又活過來了,對唐僧四眾磕頭道:“師父!師父!寇洪死於非命,蒙師父至陰司救活,乃再造之恩!”

刺史要追究寇夫人的誣告之罪,唐僧求情放過。寇員外安排筵宴,酬謝唐僧師徒和府縣官員。至次日,三藏不肯再住,向西而去。

師徒們夜宿曉行,又經有六七日,忽見一帶高樓,幾層傑閣。山門外有一個道童,斜立山門之前叫道:“那來的莫非東土取經人麼?”

唐長老急忙整衣,抬頭觀看,只見那道童身披錦衣,手搖玉塵。孫大聖認得他,叫道:“師父,此乃是靈山腳下玉真觀金頂大仙,他來接我們哩。”三藏方才醒悟,進前施禮。

金頂大仙笑道:“聖僧今年才到,我被觀音菩薩哄了。她十年前領佛金旨,向東土尋取經人,原說二三年就到我處。我年年等候,並無訊息,不意今年才相逢也。”三藏合掌道:“有勞大仙盛意,感激!感激!”

四眾跟著大仙同入觀裡,看茶擺齋,又沐浴一番,不覺天色將晚,就於玉真觀安歇。

次早,唐僧換了衣服,披上錦襴袈裟,戴了毗盧帽,手持錫杖,登堂拜辭大仙。大仙笑道:“昨日襤縷,今日鮮明,觀此相真佛子也。”那大仙笑吟吟,攜著唐僧手,自觀宇中堂穿出後門。

大仙指著靈山道:“聖僧,你看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藹千重的,就是靈鷲高峰,佛祖之聖境也。”

大聖引著唐僧等,徐徐緩步,登了靈山,不上五六里,見了一道活水,滾浪飛流,約有八九里寬闊,四無人跡。橋邊有一匾,匾上有“凌雲渡”三字,原來是一根獨木橋。

三藏心驚膽戰,道:“悟空,這橋不是人走的,我們另尋路徑去。”行者笑道:“正是路!正是路!等老孫走個兒你看。”

好大聖,拽開步跳上獨木橋,搖搖擺擺,須臾跑將過去,在那邊招呼道:“過來!過來!”唐僧搖手,沙僧擺頭,都道:“難!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