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較遠眾人都上了馬車,雖已經精簡了馬車的數量,到了人多的地方還是有些走不開,只好下車步行。
街道已經在兩旁的屋簷上拉起了麻繩,麻繩上面還整齊的掛著許多花燈。
這在大昭叫做“過街燈”,護城河上面也是如此,放眼望去一盞盞花燈組成了連綿不斷的大橋。
還有些大的商號外立起了高高的燈杆,真是毫不吝嗇錢財。
這些商號也是為了圖個吉利,希望在來年的時候能夠一帆風順。
彷彿高高的燈杆可以佑他們不在金錢中迷失了方向。
平日裡夜幕快要降臨的時候,街道兩旁的小販大多都會收工回家,剩下的都是一些賣麵食小吃的商販,等待著客人的光臨。
元宵節這日則不同,家家戶戶吃了晚飯都會出來遛彎看花燈。
街道上則是摩肩接踵,很是熱鬧。
賣各種小玩意的商販點著燈籠招呼著街上的路人:“瞧一瞧看一看,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生意最好的當然是賣花燈的,攤主用巧手將花燈透過竹條和紙張做成了各種樣子。
薛蘅小時候上街就會買一個拿在手裡玩,如今長大了自然是不稀罕這些玩意了。
關山嶺從小就在燕國生活,燕國生活著不同民族的人,每個民族有著不同的信仰,從未這樣盛大的過一個節日,便好奇的看著這副熱鬧的景象。
韋原這幾年每次回長安都會感嘆長安城內的變化:“還記得丞相頒佈新政之初,朝堂上下反對之人無數。
過了十多年後再看,大昭的經濟得到發展,有了足夠軍餉之後將士們戰力不斷提高,真乃千古一相啊。”
鉅鹿翁主和石丞相孫子是青梅竹馬,最後石公子卻與別人定了親,如今心中正是別捏,聽不見別人誇讚石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她看見了一個喜歡的花燈,正拉著薛蘅一人買一個。
聽見這話她放下了手中的花燈,轉身笑道:“韋將軍得說清楚是左相還是右相,如今的丞相可不止一人,不要讓別人誤會了。”
對於小女孩的無禮刁難,韋原不露痕跡的扯了扯嘴角。
他是昨日回到長安城的,才聽說薛御史成了左相之事。
方才的確是忘了,不過應當都知道他說的是石丞相。
薛御史身為御史時很出色,連別人妻子夏日穿露手臂的衣裳都會管上一管,雖然天子和滿朝文武都一笑置之,可薛丞相總是樂此不疲。
薛蘅敏銳的捕捉到了韋原的笑意,覺得韋原笑容中不僅是對鉅鹿翁主的無奈,還有對她爹的不屑。
石丞相確實令人尊敬,雖然變法成功,但變法的同時損害了諸侯國和貴族的利益。
變法之後,石丞相遭遇到世家大族的聯合抵制,在朝堂上的擁護者日益減少,最嚴重的時候後輩男子出仕受到影響,未嫁女兒接連被人退婚。
但薛丞相也不差,監察百官他做到了聞風而動。
趁著石丞相被排擠架空石丞相之後,薛丞相也改革農具,興建水利…幹過好些利國利民的好事。
薛蘅也回頭,話裡有一絲酸意:“那時候韋將軍應當才幾歲!韋將軍的記性還挺好。”
韋原並沒有聽出話裡的意思,自顧自道:“當時我也有八歲了,那一年為了新政順利實施有好幾位大臣辭官,還一些皇室貴胄死於非命,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百姓們連門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