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照晚見薛蘅對天蠶瞭解的不多,便道:“這匹絹是歲首時西青王送來的。
聽說是西青地區獨有,每每織出一匹都會被周圍大大小小諸侯國搶購一空。
若是鄉君喜歡可以讓家僕前去購買,西青距離長安遙遠,不過從益州出發快馬加鞭來回也就月餘。”
薛蘅此刻發覺謝晚照其實挺單純的,若換成其他人,就算不說再送一匹,也萬萬不會說出,你想要就自己去買這種話。
謝照晚沒什麼心機,薛蘅也就不在繞彎子,繼續問道:“聽說溫鄉侯年輕時帶兵去西青平亂,妹妹對西青地區的天蠶可有所瞭解?”
謝晚照放下手中的糕點,搖搖頭道:“不怕薛姐姐笑話,我連蠶和蟬幼蟲都分不清呢!薛姐姐是為薛家蠶園問的?”
薛蘅端起茶壺順手將桌上茶杯沏滿,“的確如此。”
謝照晚繼續道:“天蠶是西青地區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西青王將蠶種和養殖技術看得極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私自攜帶蠶種出西青地區,一旦被發現了是會掉腦袋,最重要的是天蠶需要生活在高山之上,冒著大風險偷帶出去也很能養活。。”
薛蘅也沒想養蠶,她前世聽爺爺說過養蠶之事,伺候蠶是個精細活,一般農戶家都幹不了這活。
薛蘅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難怪說起絹布時沒聽過起天蠶絹。
謝妹妹昨日應當看出來了,我平日喜愛打聽各地的風土人情,能否多和我說一些西青地區之事?”
見薛蘅此刻如此好奇西青地區的事情,謝照晚也就明白了為何薛蘅連熊貓喜愛竹子這樣的小事都能瞭解。
“薛姐姐想知道什麼問我就行了,不過我那時年幼能記得的事情不多,只能儘量回憶。”
薛蘅抿了一口茶:“聽聞西青地區都在高山之上,地勢氣候與我們這兒大不相同,不知他們平日都種何種農作物?”
“這個我正好知道,他們家家戶戶都種植青麥”謝晚照怕薛蘅不懂得她的意思,又補充,“就是跟麥子差不多,不過是青色的。”
薛蘅誇讚道:“謝妹妹知道的真多,與妹妹一聊,姐姐長了不少見識。”
謝晚照臉頰微紅,有了一點顯擺的意思,“青麥與麥子還有一些不同,他們有冬青麥之分,冬青麥在十一月下旬播種,四月初收穫,不過冬日的青麥他們是種在半山腰的位置的。”
頓了頓:“我也不懂他們為什麼要種在不一樣的地方。”
她雖然想在薛蘅面前表現自己,為昨日的自己贏回顏面。
但也怕她說的太多了,薛蘅會覺得她連田舍奴的事情也知道,從而看輕她,適時的停了下來。
薛蘅今日收穫頗豐,不吝嗇讚美的話:“勸課農桑,這是每個官員的職責,謝妹妹能知道這樣多,可見溫鄉侯十分關心封地的百姓。”
回想前世的地理課,最討厭的題就是給出土壤型別,植被型別,氣候條件選出正確的的地點。
昨夜薛蘅回憶起來差點熱淚盈眶,益州境內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這五種地形都齊全,她前世生活的蜀地也同樣如此。
薛老太爺的來信不僅介紹了人情,還介紹了漢壽鄉的地貌。
漢壽鄉位於一座大山中,土地以紅壤為主,高大的樹林較少,大部分都是灌木,越往上植被越稀少,在地勢最高處都是草緬,草緬面積佔了漢壽鄉的三分之一。
根據在前世學習的到的知識,根據植被分佈與海拔關係那一課,她保守估計漢壽鄉的海拔在二千五到四千五之間。
她前世將蜀地景點都去了個遍,最後去的一個地方是瀘沽湖。
瀘沽湖位於鹽源縣,海拔高度和氣候還有土壤型別都相似,他們是以發展旅遊業和蘋果種植業為主。
薛蘅坐在大巴車上時還看見了他們種植的青稞,在農家吃過青稞餅,偷偷喝了一口爸爸杯中的青稞酒。
謝晚照給薛蘅帶來了青稞的訊息,讓她對漢壽鄉的規劃無疑是有了一個方向了。
喜歡富貴逼人來請大家收藏:()富貴逼人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