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免他人說我貪圖銀兩我也不好太過強勢。”
薛司農想著就覺得鬧心,就一個後宮能用多少銀兩,天子有必要私庫積攢大量銀兩嗎?
大昭內無論發生了何事,大臣們都會想盡辦法從他的手裡摳錢,他才是最難的人,他才是最需要銀兩的人。
“國庫很缺銀子嗎?”薛蘅的神色也嚴肅起來,倘若是大昭出了問題,別說現在富貴閒人的日子沒了,嚴重一點還會淪為階下囚。
薛蘅對於上任司農的做法也有些耳聞,大臣們無論用何事申請撥發銀兩,他都會拒絕並且讓官員自己想辦法解決。
倘若是遇上了解決不了的事情他依然會將申請的銀兩砍掉二分之一,
最後才會撥發下去。
殊不知官員們早就摸清了他的套路,申請銀兩時便會將需要的數目向上拋最後到手的也相差無幾。
薛二叔不介意在侄女面前訴苦,便和她聊了起來,“除去以備不時之需的錢糧,根本就沒有剩餘的。
還有一些地方會常年鬧洪澇、乾旱,每年都靠官府的救濟銀過日子,這對國庫實在是很大的負擔。
我下令讓當地興建水利,結果官府便我哭窮沒有銀子。
他們說管轄地百姓每年都等著官府的救濟糧,稅都收不上,根本就沒餘錢興建水利。
我也派人去私下了解,知曉他們說的實情。
倘若國庫撥了銀子去修建水利,最後可能連官員的俸祿都發不上了。”
天災在後世也是無法避免,薛蘅記得每年夏季都會有因洪水受災的地方,許多人花幾十萬修的暖棚就在洪水中被摧毀,天災無情真是要人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她也沒有辦法,只能說道:“二叔,要不你和受災當地的大族一起上書給天子,讓天子將鹽、鐵、酒的製作專賣交到國庫,這樣國庫便有充足的銀子可以用於民生。”
薛司農搖了搖頭:“這樣做我也考慮過卻並不是好辦法,當地大族不一定相信我,也許會認為我想要貪圖銀兩。
而且別的地方大族也會出來唱反調,誰不希望自己的家鄉比別人的家鄉好呢!
如今我心中最焦急的便是益州大壩,我外放做官的時候在當地留下了幾間鋪子,我想改成平樂館所賺的銀兩都用在修大壩上,聽王管家說平樂館都是你的人在負責,不知蘅兒可願幫忙?”
薛蘅執起茶蓋剮蹭了茶杯:“賺取的銀兩全都用去修建大壩嗎?”
薛司農期待的看著她:“若是你可以提供表演的人,那所賺取的銀兩除去成本我們便五五分,你的一份二叔不會幫你安排。”
如今水泥作坊已經有匠人去往交州和幽州了,薛司農提出在被的城開平樂館薛蘅也有一點心動。
薛蘅輕輕的點了點頭:“這倒是不錯,不過培養伶人還需要一段時日,各地的平樂館表演方式也得統一,裝潢也得按照長安城中的平樂館一模一樣的來,就算作是平樂館的分號。”
細節上的事情薛司農倒是沒有考慮,他就想著得賺些銀兩儘快重修益州大壩,爭取能在五年內將大壩修好。
“這些事你讓人負責就好,若是銀兩不夠我這還有一些。”
“好”除了開平樂館分館,薛蘅也有其他事情想做,“二叔在長安城中可有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