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跟誰薛蘅身邊多年,知曉薛蘅性子內斂,感情並不外露。
況且她也只是薛蘅的丫鬟罷了,如今能吩咐下人溫一壺酒和她同飲,已經是歡迎她的到來了。
小桃還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鄉君怎麼想著做女冠了?”小桃坐在薛蘅的對面很好奇此事。
薛蘅晃著手裡的酒杯,還是用著往日的那一套說辭:“自然是為了心中的大道,你現在應當稱呼我為洗月道長,不過私下叫一句鄉君也無事。”
“女冠也不錯,想做什麼便可以做什麼,不用在乎旁人的眼光。”小桃笑了笑,薛蘅是丞相的女兒高高在上,她是望塵莫及。
“漢壽鄉的情形如今怎麼樣?”
小桃知曉薛蘅並沒有在農家生活過,擔心薛蘅不瞭解黎明百姓真正處境。
若是知曉瞭如今漢壽鄉里的村民,依然還在為了溫飽奮鬥,害怕薛蘅會覺著她沒有能力。
便道:“比我們剛接管漢壽鄉好了不少,再加上鄉君派人來傳授做豆腐的方法,家家戶戶可以靠著賣豆腐賺些銀子了,現在的漢壽鄉已經沒有因為餓得受不了去偷竊之人。”
薛蘅輕輕的點了點頭,漢壽鄉如今這樣的情況還算是不錯,家家能夠有飯吃在大昭已經算是很不錯的家庭。
小桃繼續道:“尤其現在正值夏季天氣回暖,能夠使用的食物也比冬日裡多了不少,山間的動物也出來了,如今漢壽鄉的情形還不錯。
不過漢壽鄉冬日尤為漫長,夏季的溫度也不高,冬日更是比蜀郡等地來臨的更早,還好有曾經給村民送去的冬衣過冬,漢壽縣的百姓不至於會被凍死了。
若是除去我們送去的冬衣,很多的家中連一床像樣的棉被也沒有,到了冬日裡純粹是靠熬過去。”
“那還算是不錯。”
小桃嘆了一口氣,又道:“當初我們只是只統計了大人需要的衣物,忽略了小孩子同樣的缺乏衣物。
布料的價格對於村民來說依然是太過昂貴,雖然村民們如今可以混個肚飽,卻依舊拿不出給一家人買面料的銀子。”
薛蘅也知曉在大昭面料是個昂貴物,雖然如今天下的百姓大多穿麻,但麻也不是易得之物,需要經過種麻、洗麻、漚麻、搓麻等好幾個步驟,才能做出來一塊麻布,然後還需要裁剪、縫製,這些步驟需要經過很多道工序,單靠人工價格是很難降低。
“那定康縣的百姓又如何,能否溫飽?”薛蘅再次追問,只要漢壽鄉村民如今的日子,不比周邊的城鎮差便也差不多了。
“只要沒個天災人禍總能混個肚飽”小桃頓了頓:“不過衣料短缺對於漢壽鄉的村民依然是難題,普通百姓則是需要一家人幹很久的活計,才能勉強湊足給一人買衣料的銀子。”
薛蘅幹了酒杯裡的酒,輕輕的將杯子放在了桌案上:“倒是和預想的差不多。”
她也沒想著就要一蹴而就,如今不過是種了兩茬青稞,已經可以讓漢壽鄉的百姓勉強吃飽就不錯了,至於縫製新衣這屬於享樂範疇之事。
她只是漢壽鄉的鄉君,幫助鄉里的村民吃飽獨自就已經仁至義盡了,享樂方面的事情則需要村民自己努力幹活,改變家裡的生活。
薛蘅給了這樣一個結果,小桃便放心了不少,“王長吏在路邊看見了一種像柳絮的植物,他以為可以紡成線,從而做成衣料。
製作的過程中才發現,該植物像是蘆葦絮那般,紡織在了一起也很快便散了,不過後來將這種植物填在枕頭裡或是衣物裡卻十分柔暖。”
“這種植物不錯呀”薛蘅的眼睛亮了亮:“若真是能有這般效果,可以試著大面積推廣,日後村民們用不完了還可以拿去坊間出售。”
“薛君說的對”小桃繼續說著漢壽鄉事宜:“如今王長吏已經託人送別的地方帶回了蠶種,還將漢壽鄉山腳下木棉鄉空置的耕地也買了下來,計劃用來種植桑樹。”
薛蘅認真的端看了小桃幾眼,一年時日未見,她感覺小桃成長了不少。
“這個計劃不錯,先要投入銀子,日後才會有回報。”薛蘅贊同的點了點頭,
“不過事情卻並沒有這般順利”小桃輕輕的嘆了口氣:“木蕩鄉的官吏著實不厚道,官吏讓王長吏將木蕩鄉的森林也買下來,若是王長吏買下來了森林,木蕩鄉的村民依然會進森林中打獵。”
“是這個道理,買與不買著實沒有什麼區別,白白的花銀子罷了。”
“不過事情卻沒有這麼簡單,我覺著木蕩鄉的官吏與土匪差不多,就是想著我們口袋裡的銀子。”小桃的臉上浮現了一層怒氣。
“此話怎講!”閻王好見小鬼難搪,薛蘅知曉這個道理,花點銀子便可以解決的事情實則也不是什麼大事,倒是沒有將此事放在心裡。
小桃咬了咬牙齒:“若是不買下森林,木蕩鄉便不會再賣柴火給水泥作坊了。
水泥的燒製需要大量的柴火,作坊的附近除了木蕩先皆無法大量的供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