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九十六章 熟人

每個小國的情形不同,實行的律法也有所差異。

律法方面的事情薛蘅並不精通,接手中山國之後便將修改律法的事情交給了薛長吏等人,根據如今的情形酌情做一些修改。

不過為了瞭解中山國,她也看過中山國原本的律法,看的則是跟稅收勞役相關的。

看到遺產稅的時候,便想起她曾經在書中看到的,遺產稅是實現社會財富平穩的二次分配,這句話她還背過。

中山國已經有了這樣的稅法,她覺著制定律法的人思想挺前衛,可惜的是已經無法考證是誰最初是誰提出這條律法了。

因此她便將遺產稅這一部分仔細的觀閱了一遍,大致便是留給後代的銀子只要不超過一萬兩便可以不交稅。

若是超過一萬兩這個數額,便需要繳納百分四十的遺產稅,而且是需要先繳納遺產稅才能拿得到長輩留下的遺產。

倘若最後不願意繳納,或是繳納不出遺產稅,長輩的遺產便會歸國庫所有。

她當時看見這一條規定的時候心裡也覺著有些奇怪,中山國有許多的傳承多代世家,遺產稅如此高昂已經接近了一半,又是如何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後代稍微平庸一些,這份家業都傳承不了。

到了這一日聽聞了薛長吏說的扶幼堂終於明白了,中山國的世家早就有了對策,利用撫幼堂來逃稅。

便繼續詢問:“你可相信的瞭解了中山國對於撫幼堂的規定,比如說撫幼堂的資金挪動方面。”

遺產稅若是能收起來,那就是一大筆的錢財,薛長吏早就已經仔細的揣摩了一番,同時也檢視了撫幼堂相關方面的規定,不過這是在他們接手中山國後第一次有世家需要交納遺產稅。

“注入撫幼堂的本金只需百分之五用於撫幼堂的孤兒,餘下的資金管理者可以以撫幼堂的名義去做任何事,即使是用來為自己買棟宅子也行。

倘若從本質上來分析,撫幼堂其實跟道長的平樂館、平樂齋沒有太大的區別,若是道長收養一些孤兒再將本金的百分之五用在他們身上,也可以將平樂館改為撫幼堂,從而減少遺產稅。”

“難怪趙家興辦了那麼多撫幼堂,也不知道趙家新辦的那些撫幼堂注入了多少本金進去”知曉事實如何薛蘅的心裡有些不平了,那些世家既然以此來逃避遺產稅,那便是減少她的收入。

當初來到中山國的時候聽聞了趙家的事蹟,她還覺著趙家的家族是個大善人,無償的為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

既然是有目的的,注入的本金估計也就幾十兩銀子,但他們可以想辦法用幾十兩銀子槓桿出幾千兩,撫幼堂孤兒能分的僅僅是本金幾十兩銀子的百分之五。

“雖然不知道趙家注入了多少本金,就從明前的情況來看,定然不如曾家家主的二十萬遺產。”

她在心中計算了一番,二十萬的百分之五隻有一萬,一萬也算多了,她得好好查查新任家主到底有沒有將百分之五用於撫幼堂。

薛長吏點了點頭,對此他的心中也有些懷疑。

薛蘅思考了一會繼續說“你去吩咐司農,將這些有機會利用撫幼堂避遺產稅的家族好好查查,倘若確定家族沒有將百分之五用於撫幼堂使用,那便重罰。”

薛長吏的心裡也正有這個想法:“當初中山國有個專門調查避稅的衙門,而且司農還是趙公子擔任,惡意避稅的大部分被趙公子揪出來了。如今道長管理中山國,便只有曾家以這種方式避稅。”

遺產能超過一萬兩銀子的世家實際上並沒有多少,並且還有一些紈絝子弟在長輩去世之後拿不出稅金,最後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放棄了繼承遺產。

“還有這個撫幼堂也得改改了,雖然貧道不知建立撫幼堂便可以減少遺產稅這個規定是什麼時候出的,但從中山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根本就不需要這樣多的撫幼堂。”

撫幼堂免稅,不僅會因此收不到遺產稅,只要是用撫幼堂名義做的買賣,他們全都收不了稅,會減少很大一部分的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