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並不是練習的次數多便能掌握技巧,只有不斷的總結經驗才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適當的休息一下再上手,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薛蘅看著葛大嫂已經陷入了死胡頭,接著練習下去也沒有什麼用處。
……
從巴陵郡修路回來的村民已經領到了工錢,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是不少,可以安心度過這個冬日。
不過也會為來年活計擔憂,現在漢壽鄉的作坊中收人都飽和了,除非是有村民離職,否則是找不大工坊去上工了。
等來年春日他們將地種了之後還真不知道能做些什麼事。
倘若不再繼續修路了,那就斷了錢財的來源了。
若是以前能租到別人的地,他們一定是安心將青稞種下去等著收穫就行了,只要風調雨順新的一年又能安然度過。
但現在漢壽鄉有了作坊,很多人一年四季都在作坊做工,在作坊做工旱澇保收,無論效益如何一月結束便能領取到應當的銀子,對於這樣的生活他們很滿意。
往日裡所以的村民都是過一樣的苦日子,沒有了比較自然心裡也沒有什麼不平衡的地方,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感覺。
如今卻不同了,就拿王管事來說,她原本也是吃不飽肚子的人,如今當了管事月月領的月錢都比他們多。
並且還能隨意的使喚手底下的人,與一個小官已經沒有區別了,村民們甚是羨慕。
心裡也夢鄉著一朝一日能夠被王長吏看重,一躍成為某個工坊的小管事。
如今有了朝上走的機會,村民們自然也不不願意過得比旁人差。
“你說咱們出來修路是不是虧了,雖然辛苦了幾月賺了二兩銀子,但修路這活計這次過了也不知道有沒有下次,那些進作坊可是能長年累月的幹下去。”
村民們吃了晚飯時辰還早,三三兩兩圍坐在火堆旁拉著家常。
“你如果這樣說,我們肯定是虧了,我倒覺著日後的事情誰有能說的準呢,在這並沒有訊息說日後不修路了。”
不過進作坊的人,除了幾個管事,其他人一個月也才一百文到兩百文左右,他們這次出去修路差不多有三個月的時日,最少都賺了快一兩銀子,是進作坊那些人快一年的工錢。
修路累確實是很累,但是他們並不怕累,怕的是再次回到當初那穿不上衣物,沒有糧食吃的日子。
現在回想起心裡依然害怕。
“你這人,咱們都吃虧了,你怎麼還不在意呢?日後的事情是說不準,你咋就這麼的樂觀。”
“這有甚,回家做豆腐做豆皮還不是一樣的賺錢,豆製品作坊中又不出產豆腐和豆皮,咱們的豆皮在定康縣還是很有的名的,每做一批出來就能賺到不少錢財,只要辛苦一點不比進入工坊的人少。”
他家人口少,幹了這樣就不能幹那樣,而且他還挺喜歡做豆腐,對他來說每日和家人在一塊幹活才是最高興的事情。
當然做豆腐和豆皮的錢財比進作坊還多些,倘若想要持平那便要非常的辛苦了,早上很早就起來開工。
不過等他的兒女十二歲之後,他倒是準備將他們送到作坊中打雜,有了這些收入家裡的日子便能輕鬆了。
“唉!也是,你家的豆腐做得不錯,有的人就認準了你們家。可我家的豆腐不知道為什麼品質總是不穩定時好時壞,做壞的時候賣都賣不出去只有自己吃了,我還是想進作坊,收入穩定並且還比較的輕鬆,工作一段時日還能休息一下。”
“再等等吧!修路的時候我曾經聽薛管事和王長吏閒聊,王長吏說到造紙作坊要擴大規模,到時候可以進造紙作坊,那才是油水最多的地方,一人幹活便能頂全家了。”
“你可當真?還有這般的好事。”
“王長吏說的應當不會是假話,而且我們修路的時候,還有一些穿著不怎樣的書生向我們打聽漢壽紙的事情,你還記得嗎?漢壽紙這般受歡迎,定然會擴大規模。”
“那到時候我就不出去了,就留在漢壽鄉等著進作坊。”
從東邊過來一個和兩人一起修過路的矮胖男子,上前拍了拍兩人的肩膀,“江流,王金漢壽公府又招人了,你們去不?”
江流搶先說話,“去當然要去,不過劉大哥,這次又是去哪兒幹活?”
喜歡富貴逼人來請大家收藏:()富貴逼人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