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慕白再言:“這張姓之人再次亮出屠刀之時,出現了一個更兇惡的王姓之人,殺了張姓之人。這王姓之人,是善是惡?”
眾僧人仍有遲疑,答案也有了不同:
“與屠刀之下救人,應當……是善。”
“雖為救人,但也殺了人,殺人之人,豈是善輩?應當渡化於人。”
他們都將目光集中到了蘇慕白身上,期盼著他給出一個信服的答案,以除心中猶疑。
蘇慕白卻跳過這個問題繼續道:“若李姓男子、張姓之人、王姓之人,必須有一個人上天堂,其他兩人下地獄,大師,你覺得哪一人該上天堂?”
僧人凝思不語。
蘇慕白又看向眾僧徒。
“當然是……是救人之人。”
“哦?”蘇慕白又問:“救人之人,是救那一百個人的王姓之人,還是救那張姓之人的李姓男子?”
不少僧眾都懵了,低頭竊竊的議論起來:
“李姓男子,救了一人,卻相當於間接殺了一百個好人,而殺人的王姓之人,卻是間接的救了一百個好人,這……”
“無論如何,殺人者應該是不能上天堂。”
為首的僧人鎖眉,沉默著無法給出答案。
蘇慕白繼續道:“我聽聞佛家有個故事,一個屠夫與一個和尚是鄰居,和尚早起時會叫醒屠夫,屠夫早起時也會叫醒和尚。兩人死後,和尚入了地獄,屠夫上了天堂。緣何?因和尚叫屠夫起來殺生,而屠夫叫和尚起來唸經。大師覺得是否有幾分道理?”
為首的僧人嘆了一口氣,略略頷首。
蘇慕白又道:“佛家講究因果,大師,張姓之人陷入死境,焉知不是上天對惡因安排的果?”
大師猛的一怔,再次陷入了沉默。若果真如此,李姓男子救他,便是違逆了上天的安排,若真是因果,天道斷然不會給張姓之人安排善果。
“佛祖雖慈悲,仍需金剛怒目,降服妖魔。你既無力阻止,便也學佛祖隨心所欲,得大自在,何必拘泥於一個表象。”蘇慕白說罷,鬆了扣住的大師的手腕。
為首僧人抬頭看了看這個年輕的白衣男子,又看了看凌夜,彷彿一仙一魔,這樣的兩個人,竟然可以同路,果然大千世界,太過高深,還有許多道法需要參悟。
“走吧。”凌夜冷聲說:“你這一通閒扯,耽誤了不少功夫。”
“是。”蘇慕白淺笑著,一抬手,指端凝出一隻金色的蝴蝶,說:“我的金蝶已經記住了那人的氣息,很快就會有回信了。”
那隻蝴蝶在暗夜中蹁躚飛走,至少有一個瞬間,那種靜謐的美感,帶走了所有人淤積在心中的血腥、恐懼和不安。
“蘇施主且慢!”那為首的僧人對著蘇慕白喊:“施主既有慧根,亦有佛緣,何不放下屠刀,斷絕執念?佛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蘇慕白回頭,聽完大師的話,合掌一禮,淡淡一笑:“多謝大師指點。魔族殺我至親、奪我所愛,若需成魔方能屠盡邪魔,我不介意成魔。”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