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剛坐下,小廝便奉了茶來,即便只是奉茶,其也是一副謹小慎微的樣子,別的話一句都不敢多說,埋著頭進來又埋著頭出去……可見府臺衙門不同於縣衙,官員越多,規矩越多。
她剛來上任總不能坐這兒當個閑人,於是抬頭問:“章大人,知府大人可有說我今日當做什麼?”
“知府大人說大人剛來,一切還不熟,讓大人先跟著高大人熟悉熟悉公務,協助高大人辦辦差事即可。”
這個高大人她昨日在李府見過,就是同知大人。昨日她從老李哪兒出來時正好看見他進去,不過高同知人年輕,步子邁得快,匆匆幾步就過去了,讓她只來得及看了一眼,沒有多少印象。
梅蕭仁點點頭,坐著等待。不一會兒,衙門裡的官員結伴前來見禮,不大的房間裡一下子就堆滿了人,爭相向她介紹自己。
有官員,也有沒有品階的文吏。人多嘈雜,梅蕭仁到最後也沒記住幾個。
“怎麼沒人奉茶?”
不溫不火的一句從門外傳來,方才還你一言我一語的官吏們立馬噤聲,而後齊刷刷地轉過身去朝門外作揖。
待他們彎下腰,梅蕭仁的目光毫無阻擋地看進了對面的屋子裡。高同知來了,此時就站在與她相對的書案後,而眼睛則看著光溜的書桌。
片刻之後,小廝規規矩矩地奉了茶到他的書桌上,他才挪開目光看向眾官吏,“今日怎麼這麼熱鬧?”
章立本上前道:“回大人,今日梅大人上任,卑職們特地前來拜會。”
高同知方才抬起眸子,朝她看了過來,嘴角帶笑:“你就是新來的通判?”
梅蕭仁拱手:“正是。”
高同知落座,斂了笑容,掃視其他官吏,漠然吩咐:“你們退下。”又看向梅蕭仁,“你過來。”
梅蕭仁還要聽這位同知大人的吩咐,自然不敢怠慢,等其他官員退出去之後就去到對面房裡,站在他的書案前,拱手言:“下官初來乍到,以後還有諸多地方勞煩同知大人指教。”
高同知背靠著椅子,雙手端在腿上,一副閑適怡然的樣子,笑說:“指教談不上,都是同僚,互相幫襯是應當的。”
“知府大人讓下官協助大人,不知大人需要下官做什麼?”
高同知沒急著回答,另問:“你祖籍何處,家在何方?”
“下官祖籍宣州,家在……家在雲縣。”梅蕭仁答道。當初老李讓她參加科舉,給她編造的也是宣州的戶籍。
“你生長在此地,可有出去過?”
去錦州讀書的事不能外傳,梅蕭仁搖搖頭,“下官不曾離開過宣州。”
“那你家中可有親族為官?”
梅蕭仁依舊搖了搖頭。
“寒門入仕,不簡單吶。”高同知笑嘆,坐在椅子上,客氣地朝她拱了下手,“佩服。”
再這樣問下去,老底都得被人家掀出來,梅蕭仁忙岔開話題,再次問道:“知府大人讓下官聽大人的吩咐,那下官如今應當做些什麼?”
“暫且無事,你去坐下歇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