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七六章針鋒相對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大殿裡的氣氛立馬變得格外沉重。

陛下愛子心切,不會再輕易退讓,而顧相掌政數年就沒有讓過步,一時間有了些針鋒相對的味道。

“因為烏珠國無辜,不該受此亡國之禍。”

魏國公站了出來,“無辜?丞相大人此話未免說得太輕巧,殿下一身的傷至今未愈,大人竟為罪魁禍首開脫。”

“顧卿,刺客已經招認,使臣還曾畏罪潛逃,顧卿還說他們無辜?”

“一個屬國使臣,因不滿賞賜而對大寧懷恨在心,負氣離京,又留下十個半點武功都不會人截殺大寧皇子,選的還是連想都不想就出賣主子的人,使臣難道不是在玩火?”顧楚鈺依舊說得雲淡風輕,繼續說,“他既已自尋死路,又跑什麼?”

有大臣嘀咕:“說不定是使臣看走了眼,錯選了靠不住的手下。”

刑部尚書接話:“十個人都已在獄中招認,這是看了走眼,還是壓根就沒長眼?”

魏國公府的幕僚借機反問:“尚書大人主審此案,應當公正以待才是,怎麼與丞相大人站一塊兒,認為烏珠國冤枉?”

刑部尚書道:“陛下,丞相大人已將此案交由臣全權處置,自人犯押至刑部後,相爺未再過問一句,臣認為烏珠國冤枉,是因為此案疑點甚多,刺客招認得越是快往往越有端倪。”

魏國公側目問:“既有端倪,那尚書大人可有查出眉目?”

“卑職還在詳查,但在此案水落石出之前,確實不宜妄下定論,更不宜貿然出兵,否則事後若證實烏珠國真乃冤枉的話,實在有損陛下天威,望陛下明鑒。”

魏國公又道:“陛下,此事過去已十多日,糾結於所謂的真相,豈不是給了烏珠國設防的時間?”

“區區一個烏珠國,一旦大寧出兵,他們再怎麼設防也只有亡國的下場。”兵部尚書出列,拱手進言,“陛下,臣也以為應當等案子水落石出再提出兵之事,否則錯打屬國,只會讓其他屬國心生防備,他們說不定還會聯合起來對付大寧。”

又一個大臣站出來道:“陛下,臣贊同尚書大人此言。”

接著便是一片大臣拱手行禮:“臣等附議。”

江叡回頭看了看群臣,這兒附議的人數明顯已經過半,還有些是心向著顧楚鈺,卻不敢開口的。效忠皇族的大臣是屈指可數……

他起初不知他們審刺客審出了什麼,以為當真是烏珠國所為,如今聽見他們的話,也知道這樁刺殺風波應該另有隱情。

但是不管有什麼隱情,都不是顧楚鈺和他的幕僚能逆他父皇的理由!

天朝上國的君臣之間難道該是這樣的場面?

他能斷出烏珠國或是被冤枉的,父皇和舅爺難道就是糊塗人?

他們在這兒向顧楚鈺施壓,只是想借機找回皇族的顏面,哪怕犧牲一個屬國,也要讓顧楚鈺以一個臣子的樣子,對君上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