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歷史是並不會因為龐統一個人的死活,而拖慢或者加快其程序,歷史說劉備圍了一年雒城才攻破,它就有相應的道理!
話說軍師也並不是像傳說中“眉頭一皺”,就都能“計上心來”的。人類智慧的結晶更多的取材於普通人,平常人當誰是傻子?誰又沒有點一般的智力呢?“三個臭皮匠,還頂個諸葛亮”呢,誰的智謀不是冥思苦想得來的?
面對現實得不能再現實的現實,江辰也只能回答劉備說:“我們只有鼓舞三軍計程車氣,城早晚會破的。”
“是呀!雒城易守難攻,城要能破早破了,談何容易!”
劉備點頭嘆口氣,道,“但圍城的時間太久了,死傷早成了小事,人們現在還有沒有信心和耐心,才是真正重要的。再說攻城只會讓士兵徒勞死傷,我又於心何忍呢!唉!”
“主公!欲成大事者,怎麼會沒有死傷?不付出代價,又怎麼會有成功啊?”
江辰只好把想好的詞拿出來,鼓勵劉備,“勝利就在眼下,主公不能因此而放棄。”
劉備拍拍江辰的肩膀,示意他,知道了。
“龐軍師為主公的大業鞠躬盡瘁,身帶重傷,”這時候突然外邊有個尖酸桀驁的聲音說道:“依我看他確實不適宜再在前線指揮作戰了,以免操勞過度,不如——派人送到白水關,或者幹脆返回荊州,以淨心養傷,您說如何啊?”
這個聲音,江辰腦海裡屬於龐統的那部分記憶,立刻就反饋出,這是法正!
“我和你有仇啊?”
江辰聽了當然極其不痛快,因為整個大營裡,有誰這麼裸排擠他,也就只有一個人能做到,那就是法正。
原來在龐統印象裡很不友好的那人,來了。江辰幹張了兩下嘴,真不知道話該如何往下說。
但他也不能不承認法正是個人才,後世甚至被比喻成劉備軍中的類似曹營中郭嘉、程昱一般的智士。
現在法正,閃亮登場了!江辰也是懷著好奇打量來人:
但見這個人身材清瘦,他矯捷的步伐,極輕快的進屋,面龐白淨三綹墨髯,三角眼鷹鈎鼻,模樣也就在30歲上下年紀,正值最好的年華,短人中,高顴骨,尖下頜,濃濃一道連心眉。
最讓江辰吃驚的,是法正這一雙眼睛裡,彷彿有無數把的鈎子,把人能鈎得遍體鱗傷。
他身穿皂衣外罩布袍,頭戴武弁斜插翎羽,江辰知道此時他在劉璋那邊兒官職是還是軍議校尉,不管在什麼年月,當個背主的惡人,這是要有勇氣的。
論理說法正家世不凡,才學超然,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尤其的突出,和龐統又是同殿稱臣的僚屬,總會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覺吧?但江辰在龐統的舊記憶裡很努力的尋找,結果發現龐統只記得這個人的“惡”的一面。
現在也應景,法正對自己豈止是“略有敵意”?簡直同行是冤家,同是作為擅長奇謀妙計的軍師型人才,互相之間的競爭排擠是免不了的,但今天,你也不能表現得這麼明顯吧?
這主意明的是回去養傷,可是四川到湖北有千裡的路呢!古代不像在現代坐個汽車一會兒到了,這一路折騰,蜀道崎嶇,車馬顛簸,這麼重的傷我一定要死在半路上了,你說你是有多麼的狠呢?!
傳說法正睚眥必報,性格特殊,果然如此啊!
劉備聽了也皺眉,憑直覺江辰能判斷,劉備一定也考慮到同樣的問題了。
“士元你是備之股肱,你的傷是大事,雒城的事若真如你所說,非一時半日能攻克,那依我看,孝直的辦法嘛也不是壞主意。軍務會傷損你身體的恢複的。”
劉備拉著江辰的手,這樣滿懷深情的“安慰”他。但江辰可不這麼想。
頭腦中作著劇烈鬥爭,江辰的心跳可加速了:“還不是壞主意?!‘主公’並沒有立刻否決或者斥責法正的陰謀……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莫非劉備有意要重用法正,要放棄我這個鳳雛龐統?因為我上次攻城失敗並中箭嗎?我雖然因公負傷但畢竟曾經是敗了……”
看來想當個軍師隨時隨地都有危機啊!不拼一把?現在劉備的一句話,就讓他從生到死呢!
“主公,咳!咳!咳!咳!主公容我想出良策,可以迅速的攻克雒城,不必傷損兵將,主公只消給我幾千人手,數日後我要還你一個臣服的雒城……”
“咦?先生這話可是當真?”
江辰很清楚的感覺到劉備的眼前一亮!但江辰卻是心裡一黑:都說君臣之間沒有太純粹的個人感情,無非是互相利用的關系,看來果然如此!他剛才誤認為劉備是個多重感情的人呢,現在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還不都是一樣!
到了這一步,他也只能硬著頭皮往下說大話:“絕無妄言,我敢與主公立下軍令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