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上來往往都急著表現,有的確實是有才華,比如像法正。但大多數或許只會紙上談兵,還需歷練。年輕人就是缺少實踐,這不能否認。
關於用人,江辰暗慶幸自己有雙看透一切人能力的慧眼,誰現在有什麼能耐,將來會有什麼能耐,這可是他江辰隨心一想就知道的,這個超贊的本事恐怕誰都不會有——這對於整個人類來說也得算超能力吧?
而“李恢事件”卻讓他開始摸不清歷史的走向,對自己的“能力”也産生了懷疑!
歷史不是這樣子的!這莫非又是因他提前把雒城攻克而引發的“蝴蝶效應?”
跟著李恢去的幾個小兵只回來了一個,說李恢沒有被接見就被綁起來拉到了轅門外,絕對的是活不了了。
可惜……別人不過只是普通的惋惜,惱怒馬超做事太絕,但對於這一個小功曹的死,別人傷心的程度是有限的。但江辰,他的心卻在滴血,這種痛別人不解,唯他知道這個李恢現在的年紀雖輕,但卻是個大好的人才呢!
可惜!那麼聰明一個人呢!後世縱觀李恢他一生,他會在各方面都多有建樹,治理一方頗有政績。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但一個優秀的地方官員也更是難得呢!就這麼樣的意外被殺了?!江辰不能接受!
皇叔這邊,比起其他勢力,最缺的還是人才。因此才最弱,最受魏、吳的欺負。若不是仰仗四川盆地天然的防禦地形,早就被攻破了。既使這樣,三國裡第一個被滅的,也還是西蜀現在還沒有西蜀這個稱呼,軍師他又洩露天機了!)
益州地方小,而且偏僻,人口基數也就小了,文化底蘊不夠使其在下一代人才建設上缺乏後勁,等等原因。
而其他兩個勢力的情況就不一樣了。江東自古多才俊,東吳的能人少嗎?曹操佔據中原,那裡是黃河文明的中心,那邊的大才子,什麼司馬世家的、潁川世家的、長安賈詡、張既、幷州梁習等等,隨手一抓都一窩一窩的!
所以劉備這邊,在人力資源方面可拼的本錢太有限了!死一個可就少一個,李恢的死,本兒賠得大了。
論起職責,江辰即龐統,他現在的官職是“軍師中郎將”,簡稱軍師,可是個名正言順的軍師,這官職不高,而且還是劉備發明的,但他有實權。職責按現代能理解的意思即軍事總參謀長。
而他在劉備幕府中,要替劉備制定作戰總戰略、具體作戰方案、分析軍事情報、獻計獻策、招徠和舉薦並使用任命人才,指揮、調動、訓練軍隊等等,總之能做的、要做的有好多事情。
這些權力之中,他可以替代劉備直接指揮和調動軍隊,這是最重要的權力!劉備把權力放得太寬了!簡直是當了撒手皇帝。在割據年月,管兵的人往往比管政的人更有話語權!當然也比較容易招來風險。
好吧,李恢的事情暫時想不明白,但總也得應對接下來的事情,抬眼看,戰場上的形勢如何了?
<101nove.d城內還有三萬到五萬的人馬,糧草足夠支撐一年。城裡文官武將也都不缺,武有泠苞,鄧賢,劉循等名將尚能帶兵,文有黃權,趙累,楊洪,劉巴,不斷的發動軍民和清議,估計這一個月來輿論已經造足了,說什麼要“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百姓請願誓與cd共存亡”的話。
看來劉璋那邊,擺明瞭要準備迎接一場曠日持久的冷戰、熱戰、糊塗戰——總之是要跟劉備耗上了。
守城來說,文官起到的作用會更大,鼓舞士氣、減少守城的漏洞,更多的是要用腦子。
<101nove.d城裡,到底還有哪個有名的人物?扒拉著手裡的竹簡情報,他一下子就找到了響當當、當當響的一個人物的名字——劉巴!
劉巴,現年45歲,這個人可是個有名的大文豪、經濟學家、政治學家!他的治政能力比如在管錢上,比諸葛亮還強!名氣很大的。後人劉禹錫有詩贊劉備一生的主要功績:“勢分三足鼎,業複五銖錢。”
同是號稱“中山靖王之後”,試想這位劉姓後人總結自己的先人的業績的時候,當然得把最重要的、最得意的東西濃縮出來給人表現,而這其中“業複五銖錢”的活兒,就是劉巴的主謀!
他從荊州跑到了益州,卻仍受到法正的推崇,劉備的景慕。主公曾數度寫信欲招徠,但都被其推辭。這人有一本事就格外的癲狂,據說這人的性格很難拿。那等破城之後,就需要重點關注這個人才,可別再讓這個人才意外的跑掉或者一個想不開自殺了!
再禁不起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