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四章 暗通款曲4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微兒……”朱元璋喘息稍定,聲音頗為嘶啞,“你不懂的,這些混賬庸醫,仗著懂一點兒醫術,玩弄方劑,遷延日月,好讓朕天天依賴藥物,從而受制於他們……”

太醫們一聽,紛紛大叫“冤枉”。樂之揚也覺心驚,他與朱元璋見過兩次,深知此人猜忌殘忍、心狠手辣,只聽他這一席話,這幾個太醫性命難保。樂之揚轉眼看去,席應真站在原處,仍是一動不動,不由尋思:“席道長是朱元璋的老友,不知能不能勸服他?”

正想著,忽聽朱微幽幽開口,聲音清軟動聽:“父皇受命於天,天意高不可測,天時卻有常規,所以日月有起有落、四季有冷有熱。四季之氣,逆之則傷,日月之升,反之則病。父皇勤於政事,夜不安寢,又不問春秋寒暑,故而積累下了傷病之氣。靈丹妙藥,只是凡俗之物,又豈能與天時相抗衡?父皇白天服藥,夜裡又批閱奏章,病氣去了又來,故而反複不愈。《易經》上說:‘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順應天時休養生息,勝過世上一切靈丹妙藥。如果把病痛當作敵人,只要自身強大,敵人就沒有可乘之機,就像兵法上說的:‘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殿中沉寂時許,朱元璋忽地哈哈大笑,說道:“你這孩子,刀劍也沒見過幾把,又懂什麼狗屁兵法?朕知道的,你說來說去,都是為了這一幫太醫開脫,不說他們醫術不好,反而說朕日夜操勞,弄虛了身子,結果病氣乘虛而入。好比打仗,安錯了營寨,排錯了陣勢,敵人攻打進來,當然招架不住。哼,孩子話,寡人一生用兵,百戰百克,天下群雄奈何不了我,區區小病又能奈我何?”說到這兒,想起平定天下的壯舉,心懷大慰,揚聲說,“你們幾個,全都滾吧!”

殿內響起唯唯諾諾之聲,忽聽朱微又說:“李太醫留步,相煩將這一劑湯藥再煎一副……”話沒說完,朱元璋“呸”了一聲,說道:“才說了治病在於自強,怎麼又要煎藥來吃?”

朱微從容道:“用兵之妙,存乎一心,如果敵人太強,偶爾也要召集援兵。”朱元璋沉默一下,嘿然道:“小丫頭歪理多多,聽你一說,寡人不將病治好,豈不跟打了敗仗一樣?罷了,喝藥就喝藥,免得輸了這一仗,老子臉面無光。但你小丫頭牙尖嘴利,為父也要罰你。”

朱微說道:“女兒甘受責罰。”朱元璋笑道:“就罰你彈琴,寡人藥沒喝完,你就不許停下來。”朱微笑道:“父皇這哪兒是罰?分明就是賞了。能為父皇鼓琴,女兒幸何如之。”

席應真聽到這兒,忽地放聲大笑。殿中“咦”了一聲,朱元璋說道:“牛鼻子來了。”朱微也說:“師父到了。”語聲中透出不勝喜悅。

席應真輕輕拍了拍樂之揚,後者如夢方醒,扶著他走進大殿。但見四壁都是典籍,大殿之內書香飄溢,地上跪了幾個太醫宮女,個個面無人色,渾身發抖。一隻青花瓷碗在地上摔得粉碎,碗中湯藥四處潑濺。朱元璋坐在龍榻上面,斜靠著一張矮桌,兩年不見,他的樣貌越發蒼老,白發稀稀拉拉,雙頰深深凹陷,唯有一雙老眼灼灼發亮,左顧右盼,仍有雷電之威。

冷玄站在老皇帝身後,仍是一身白衣,雙目半睜半閉,眾人入殿,他也不抬眼。朱微扶著瑤琴,站在老皇帝身邊,兩年不見,少女光彩勝昔,更添嬌豔,清如子玉,白若素蓮,個子高挑如許,有如帶露名花,將開未放,惹人垂憐。

朱微看見師父,喜極而笑,雙頰若有若無,現出一對梨渦,跟著目光一轉,又落在樂之揚臉上,兩人四目相接,朱微渾身一震,眼裡生出一絲恍惚,小口微微張開,似要叫喊什麼。

兩年多來,這一刻在樂之揚夢裡出現了千百次,至此夢想成真,只覺心跳如雷,忘乎所以。這時間,忽覺有人輕拍他的手背,轉眼看去,席應真目視前方,白眉微微皺起。樂之揚恍然想起身在何處,匆匆垂下目光,不敢直視朱微。一過兩年,他在田間勞作,風吹日曬,形貌稍變,又換了一身道服,朱微看他一會兒,也覺猶豫起來,目光暗淡下去,臉色十分茫然。

太醫宮女魚貫而出。席應真方外之人,以方外之禮覲見。朱元璋見他虛弱,大為驚訝,席應真也看他老朽衰病,回憶當年往事,心中不勝悽愴。兩個老友默然相對,一時之間,心裡均有英雄遲暮之感。

朱元璋見:“小道士免禮,扶老道士過來。”樂之揚低著頭,攙扶席應真走向龍榻。朱微也迎上前來,從左邊扶住席應真,眼角餘光掃來,樂之揚忙又轉過臉去,心子突突亂跳,整個人微微發抖。

席應真坐定,笑道:“多謝陛下賜座,殘燭老朽,叫陛下見笑了。”

朱元璋手扶桌案,坐起身來,直視他半晌,問道:“牛鼻子,這四年你上哪兒去了?滿天下也找不到你。”

“也沒去哪兒,找了一個深山大谷清修打坐。”

“老道說謊!”朱元璋皺了皺眉,“既是清修打坐,為何修得一身是病,連站也站不穩了?”

席應真笑道:“修煉不慎,岔了氣罷了。”朱元璋怔了怔,嘆道:“原來神仙也不好做。”說著頗是意興闌珊。他召席應真入宮,一來故人相見,二來想向老道討教祛病延年的法子,但見席應真也是病懨懨的,登時大感失落,打量老道士一陣,忽而嘆道:“牛鼻子,你真是老了。”

席應真微微一笑,說道:“陛下不老,但也清減了不少。”

“你這出家人不說實話。”朱元璋連連搖頭,“寡人縱不服老,但也不得不老,光陰催迫,桑榆已晚,我們這一輩人,算是走到頭了。”說到這兒,白眉耷拉下去,神色頗是黯然。

“陛下何必傷感。”席應真悠然說道,“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年少有年少的作為,年老有年老的作為,因時而動,不留遺憾就好。陛下壯年之時,經綸天地,恢複華夏,將來自然彪炳青史,垂範後世;如今子孫滿堂、天下太平,也應該放寬胸懷、樂享天倫才是。”

朱元璋看一眼朱微,冷笑說:“你們師徒兩個,真是一個模子。樂享天倫是田家翁的福氣,哪兒輪得到我這個皇帝?當年鳳陽饑荒,朕一家老小餓死大半,剩下朕一人過活。湯和寫信叫朕投奔郭子興,朕猶豫未決,有人誣告官府,說我勾結叛黨。走投無路之下,朕連蔔兩卦,無論逃走留下都是‘否’卦,大大的不吉利。朕不死心,心想:‘逃也不是,留也不是,難道要行非常之事?’於是擲出第三卦,得了一個上吉‘乾’卦,故此投奔郭子興,徵戰多年,終於克定大事。

“朕出身寒微,古今少有,能得江山實屬天意,故而名將奇才盡羅麾下,掃南蕩北也未逢敵手。然而天道不測、世事難知,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元人橫跨四極,當年何等強盛,一朝亂政,立刻土崩瓦解。天能成之,也能敗之,朕夙夜憂心,不敢懈怠,只恐稍有差池,又步了大元的後塵。”

“陛下過慮了。”席應真微微一笑,“大明根基已固,天下歸心,又豈是元人的暴政可比?”

“牛鼻子你逍遙世外,不知治國的難處。朕今年老做噩夢,夢中要麼饑餓不堪,要麼看見子孫餓死,自己卻沒有一點兒法子。《易》雲:‘夕惕若勵’,這些夢必是上天規誡寡人,天下事,難成而易敗,朝夕警惕,也未必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