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雲程想想也對,自己不能剛出川就引來彈劾吧,便點頭示意王之臨放心,重新下達命令,“輪值親衛隊帶新火銃,其他帶刀、槍、盾。立即執行!”
王之臨眼皮狂跳,心說這不是一回事嗎?還是人人手執利器,要完!
沒等他再次開口,另一邊的趙匡已經大聲應下,隨後躬下身,雙手向上攤開,道:“請兵憲賜下印信。”
葉雲程從腰上解下銅印,鄭重遞到趙匡手上。
他的國防兵採用新規矩,其中便包括兵器的儲存。
新火槍、老火槍以及弓箭等遠端武器都存在軍械倉裡,沒有他的印信領不出。至於其它刀槍等,則由士兵自己保管。
其目的,第一是為了火藥安全,這沒什麼可說的,後世都這樣;
第二則是為了他自身的安全。因為他手下這些人雖然經過李唯輔調查知根知底,但也難保有不滿的混在裡面,所以統一保管遠端武器是非常必要的。
半柱香後,趙匡領著三人匆匆跑了出來。
趙匡和前面兩人身上都掛滿了東西,每人背三、四把槍,腰上纏滿了火繩、藥壺、鉛袋。最後一人拿著個本子追在後面,一身文士打扮,正是葉雲程任命的軍械庫大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使是來給葉雲程繳還印信的,順便還要起個確認工作。
又過了一會兒,70國防兵各自返回甲板,全部武裝完畢。
人人身著鮮紅的胖襖,鐵斗笠上紅纓飄揚,手上刀槍在夕陽照射下精光閃閃,一片肅殺的氣氛。
好一副大明衣冠!真特麼好看!
葉雲程再一打量自己的短打布衣,不禁暗呼失策。不比不知道,比下來他便感覺有點自慚形穢,好像配不上這些衣甲鮮亮的人。
可他的山文甲還在打製當中,現在派不上用場。甚至事情緊急,連官服都來不及換。
他只好癟癟嘴,揮手下令道:“出發!”
船板振動,幾十人迅速下到實地。
王之臨是衝在最前頭的,一下來就焦急地左右探視。他剛才見葉雲程下達軍令,情知事情已無法挽回,但心裡還是存著萬一的希望,可直到兵丁都要整完隊了,也沒有發現李唯輔的身影。
無可奈何下,他只能央求葉雲程,讓他先拿印信去通判衙門斡旋,葉雲程和大部隊慢點走,等他的訊息。
葉雲程無可無不可,能談下來最好,免得被人說跋扈;談不下來也行,他反正已做好了承受縱兵攻打衙門的後果。
遂如王之臨所願,再對身後一揮手,“去兩個人跟著王都事。”
王之臨抱抱拳,帶著兩人急匆匆走了。
既然有王之臨願意談判,葉雲程便不急著走了,帶著剩餘的69人安步當車,緩緩而行。
之所以多出一個人,是因為葉貴非要跟著來,說是要保護少爺。其實葉雲程知道他的心思,大半個月沒進城想去看看熱鬧。
“咔咔咔咔……”
進城的道路上響起了並不整齊的腳步聲,唬得民眾們紛紛避讓、摔倒,打翻了菜藍子,走脫了雞和鴨,一陣烏煙瘴氣。
葉雲程對此卻很是滿意,眼見自己打造的軍隊一天天成型,那種成就感當真是無與倫比。
當然,這缺不了他每天好吃好喝地供著他們。但葉雲程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他們的精神氣。
得益於他每天親身“關懷”,這些農民眼中已經褪去了三分的麻木,換之為一種叫“捨不得”的神色。
是啊,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葉雲程相信,在吃得好睡得好的薰陶下再經過科學的洗腦、系統的訓練,此消彼漲,只要自己一聲令下,驅使他們去死毫無問題!
大聲疾呼:求推薦票!)
喜歡聚寶盆中的大明請大家收藏:()聚寶盆中的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