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葉宰當場對這個鹽井衛同知刮目相看,本來以為是一隻弱雞,沒想到卻是一隻具有戰國縱橫家風範的戰鬥雞!
人才啊……
先以謙卑的姿態緩和自己的怒火,然後順著自己的問題,故意自揭其短引起自己的興趣,然後一引申,引到了國家、民族大義上。
也許在後世,鹽井衛這套說法值得商榷,必得明查秋毫。但現在可是大明,壓制土人就是潛規則。
因為大明正是漢人驕傲的時代,這是太祖太宗驅除韃虜恢復的漢人王朝。
看看四周,不是蠻就是夷,不是狄就是虜。無論內部怎樣爭鬥,對外就一個方針“強硬”!
不服就打!打不服就守!
總之不投降!皇帝被逮了,沒事,我們換一個。
不賠款!嗯,也給北虜銀子,不過那不叫歲幣,那叫賜款,也就是僱傭費,僱傭林丹漢打東虜的費用。
不割地!佔了地我們也不承認。
後世老有人說大明有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其實理論上是對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永樂時,算上羈縻的土地,包括東北至外興安嶺,西藏和安南,的確有一千一百萬。
這還沒算朝貢國家,比如朝鮮、李家坡、印尼、菲傭那些旮噠。
宣德以後放棄安南、河西,一千萬。
奴兒干都司解體,七百萬。
萬曆後,遼東沒了,三宣六慰沒了,青海、西藏也沒了,交到崇禎手上僅僅漢地十三布正司和兩直隸,三百多萬。以上資料基於中國社科院釋出的資料)
由此可見,本來崇禎閃轉騰挪的地兒就小,恰恰這地兒又發生大災大疫,再加之中央政府崩潰,救災不利、流民四起;南方資本主義萌芽,資本天然的就想馴服權力,遂與皇帝越行越遠。
崇禎不僅得不到周邊地區的支援,也得不到內地南方的資源,何等的悲催啊……
這是大勢,至於小節,那就更多了,東林、朝廷、地方、軍隊……
崇禎皇帝愛折騰、小氣、刻薄、溜肩膀,到後期基本與大臣離心,恰如孟子所說“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李自成打破居庸關,他不想南遷嗎?
不是,他只是不想自己背這個鍋,希望別人代他講出來,可惜這時的大臣早就不和他一條心了,都成了悶嘴葫蘆。
崇禎最後只能憋屈的在歪脖樹前寫下“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來發洩他的鬱結。
大勢、小節加起來,一句話:大萌氣數已盡!
各種念頭在葉宰腦中旋起旋滅,最終化為一聲幽嘆,擺手道:“坐著說話吧。”
“多謝兵憲。”同知聞聲即起,卻不坐下,從懷裡掏出幾張紙,湊到葉宰桌前,諂笑道:“兵憲,您老來行都司上任後,一直沒有召見我等,故我等也得不到機會孝敬。此次不期而遇,嘿嘿……”
“本官不是這樣的人!”葉宰邊說邊用手往外推去。
求收藏,求推薦票!)
喜歡聚寶盆中的大明請大家收藏:()聚寶盆中的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