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坐南朝北,呈工字型佈局,是前宮除三大殿外最重要的殿宇,因為它原先是太子視事的地方。嘉道長執政時因迷信“天無二日”、“二龍不相見”不立太子,將其改為經筵場所。
你說改就改吧,經筵同樣為國之大事,是大臣借古託今、從側面規勸君王的另一條途徑。然而,嘉道長愛修仙甚過愛讀書,窩在西苑二十幾年服藥煉丹,少有來文華殿的時候。
所謂上行下效,此後穆、神、光、熹四宗也不愛學習,甚至尤有過之。
如此,文華殿便像一朵空谷幽蘭,無人理睬孤芳自賞。
倒是崇禎繼位後與前幾任皇帝不同,重新啟用了文華殿,並賦予它更加重要的角色。
在這裡,他不但重開經筵還處理正務。因為這兒離文淵閣很近,就在對門兒,那裡有內閣、制敕房,討論好公務後立馬就能形成檔案發出去。
於是,崇禎皇帝每天的生活是這樣的:
上午早朝散朝,他會回後宮陪周皇后吃午飯,然後小眯一會兒,下午則至文華殿辦公,除了生病、三節兩壽外,這種三點一線的生活雷打不動、風雨不綴。
一連持續了十七年!
後幾年因大明國勢急轉直下,他連回後宮陪周皇后吃飯的這個小小的願望都實現不了,一下朝便直接到文華殿辦公。
直到李自成攻入京城的前一天……
崇禎,朱由檢,無論他正治上多麼的幼稚,性格上多麼的缺陷,僅就勤政而言,他是亡國之君裡的一股清流!
文華門前,沙得亮將葉宰引至門前丹陛上,請葉宰稍等,他先進去通報。
稍停,聲音透過大漢將軍一節節傳來,“宣”。
葉宰邁過文華門,進入文華殿內的小廣場。
小廣場基本以青石鋪就,當中呈白色的是漢白玉,表明是御道大臣不能走,只能走御道兩邊。
及至工字型第一重殿宇前,沙得亮已守在這裡,躬身衝殿內稟道:“皇爺,左副都御史、少詹事臣葉宰叫到。”
“進來。”殿內響起一個清朗的聲音。
沙得亮一甩拂塵,對葉宰道:“葉副憲,請進。”
葉宰和他點點頭,微微整理下衣冠,邁過門檻後急趨幾小步,跪於地叩首道:“臣葉宰拜見陛下,祝陛下萬壽無疆。”
“起來。”
“謝陛下!”
葉宰剛才進殿時心無旁騖,此時站起來看得清楚,臺上面坐著身穿常服的崇禎,弄著翼善冠一絲不苟;臺下面則是幾個內閣成員或坐或站。
站著的有四個人,分別是:
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周延儒;
少保兼太子大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溫體仁;
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吳宗達;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鄭以偉;
坐在錦墩上的只有一個: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徐光啟。
之所以徐光啟能坐著,是崇禎對老臣的禮遇,因為這老爺子71啦,站著時顫顫危危隨時有可能倒下。
而其他四人,年紀最長者鄭以偉63,最輕者周延儒50,均屬於年富力強的階段,站著嘍。
葉宰驚鴻一瞥不敢多看,視線從幾人身上掠過後,躬身作揖道:“參見幾位閣老。”
周延儒代表內閣出言:“葉御史請起。”旋即轉身衝臺上的崇禎,揖問道:“陛下?”
崇禎的眼神自葉宰進來就沒離開過,但眼裡的神色絕不是欣賞而是懷疑,只因這人太年輕了,可想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