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5章 太原生亂

崇禎七年十一月中旬,天氣轉為極寒,鵝毛般的大雪連飄幾日,整個天地間白茫茫一片。

按理說,明代欠缺好的禦寒衣物,百姓都應該窩在家裡貓冬,官吏也該少有出衙辦事。

然而,太原府卻反其道行之,城裡城外,雪地裡田野中,一眼望去到處是人。

太原就像一口裝滿水的大鍋,鍋下不停有各色人等在為其添柴加火,已漸漸有了沸騰之勢。

在這股添火的風潮中,主力位置吳甡當仁不讓。

與此關聯的還有平陽府。就是吳甡的一道命令,將平陽府各縣小吏從溫暖的被窩中拎出來調至太原,一邊怨聲載道一邊進行丈田清地。

吳甡為了避免這些小吏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不但撒出撫標監視,還創造性的設計了kpi考核制度。

他規定一人至少要清田千畝,少了你回不去,多了給予獎勵。

不得不說,kpi真是把萬能鑰匙,古今皆同。當清田小吏們被掛上籠頭後,主觀能動性大增,好像變了一個人。

因為國人視年尾年初為闔家團聚之時,要是因為自己耽誤回不了家過不了年,家人埋怨不說,兆頭也非常不好。

而提前完成給的獎勵……

大多數吏員表示看不上,幾兩銀子而已,不過是縣裡工作時歪歪筆歪歪嘴的事。但也有小部分吏員非常看重這個。

他們有的是剛進入休制的小吏,有的是破落的書生,有的更是成天圍在縣衙周邊的閒漢。當然,吳甡也不是什麼閒漢都要,光能寫會算一個條件便刷下了至少九成。

二三兩銀子就能讓這三類人過個肥年了。

說完撫衙這邊,那地主老財特別是王府的反應如何呢?

起初他們懾於總督坐陣,暫時先消及以待,準備拖著拖著就把此事給拖黃了。

但是,他們小瞧了吳甡!

吳甡並不是葉宰想像中兩年由七品混到三品的倖進之人,其人是有真本事而且資歷不淺!他是萬曆末年的進士,做過福建、山東兩任知縣,然後於天啟年入京為御史。

因反對魏忠賢被免官,貶為庶民。

崇禎上臺初,有一段時間就是大平反,凡被魏忠整過的基本都能起復。

吳甡便乘此東風再次出仕,以七品官階連續出任河南、陝西巡按。因其剛正不阿,每每有切中事弊之議為朱由檢賞識,加之溫體仁稍微推了一把,方才一躍龍門升為山西巡撫。

所以,吳甡不缺辦事的能力。他一得到葉宰許可,當即雷厲風行往下推行。僅用十天便集合全人馬,然後派出清田小隊散往太原四面八方。

有敢於阻撓的,他能處理就處理,不能處理的硬骨頭,比如說王莊,則仍給葉宰,然後命令清田隊毫不耽誤趕往下一處地點。

雖然這樣有坑葉宰的嫌疑,但葉宰並不在意,心甘情願幫吳甡攬了麻煩。

關於晉王及其下面的七個郡王,葉宰採取先禮後兵的策略。

遣人帶他的名貼上門拜謁,並附上書信一封,奉勸各位王爺想想自己身上的血脈傳承,要以國為家,要深切體會如今大明時事多艱。懇請諸王順天應時,支援吳巡撫的工作。

否則,咱們就公事公辦!本督相信,若是地下的太祖爺知道他後世的子孫巧取豪奪、欺行霸市,匿隱戶逃民轉稼稅役,他老人家定然會從孝陵中爬出來踢你們的屁股。

莫謂言之不預!

那王爺們聽了嗎?

沒有。因為涉及到利益,豈是一個總督幾句話就能恫嚇的了的?這是你死我活的爭鬥!

於是,各王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彈章如雪片一樣飛向京城,比之去年河南的多了好幾倍。葉宰嚇了一跳,不得不佩服晉藩手段老辣。

此人不僅能把他那支的郡王、將軍籠絡好,而且以“唇亡齒寒”的道理說服了代王、沈王一起上書。

不過,這海量彈章也就讓葉宰驚一下,想打敗他根本不可能,皇帝可是“自己人”。

除此彈章,真正讓葉宰頭疼的是各王府煽動一大波破落的輔國、奉國中尉以及莊內的隱民逃民起來鬧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