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4章 兵發遼東(全書完)

崇禎十一年,北地大旱。

葉宰與朱由檢溝通後釋出軍令,晉、陝、豫三地除營兵外,衛所兵全體轉為工程兵開挖水渠,興修水利。

其實這道命令是他份內中事,完全可以不與朱由檢溝通,但他又不想白嫖勞役,所以得要錢。

五月,戶部不情不願發下太倉銀十萬兩。同期到達的還有內庫金花銀兩萬兩,估計朱由檢接下來要吃土了。

然而這點銀子於三省實際為五省的廣袤之地,不過只是杯水車薪。

於是,葉宰一道手書發往攀西州,調來幾年鍊銅後存下的銀子三十餘萬兩。

如此,銀子勉勉強強夠了,可又引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

因銀子的大量湧入,北地物價飛漲,糧食翻著跟頭往上漲。

一斗米居然漲到了三兩銀子!

這踏娘還得了?

軍隊沒吃的可是會譁變的!

葉宰不得以雙管齊下。

第一,派出手下營兵打擊囤積居奇者;水旱特別嚴重地區軍管,實施配給制,徵收各家糧食,混合修水利的衛兵一起按人頭分配。

第二,利用總督湖廣的職權,強令湖廣輸米北方。並在命令中點明,你地糧價為一石五兩,本督也不欲涸澤而漁,故定糧價為八兩,到付!

湖廣當地官員為此價格叫苦連天,不知有多少人暗地裡在問候葉宰的十八代祖宗。

是,表面上看起來總督好心,一石糧還留出了三兩的利潤。可總督又說了,要到付,也就是說,路上的損耗得由湖廣承擔。人吃馬嚼一算,還得加一倍,等於每石虧了二兩。

此時已升任湖廣巡撫的盧象升並沒有居移氣養移體,性格依然辣麼率真。他接令時竟在巡撫大堂中罵了出來,直斥葉宰拆東牆補西牆,都是其治下百姓,為何只顧北方不管湖廣死活!

待他發完怒氣,師爺戰戰兢兢詢問:“撫臺,那此事還辦嘛?”

盧象升一臉鬱結之氣,悶聲道:“辦!他葉宰無情我盧象升不能無義。北地百姓也是我皇明子民,不可見死不救。就當……我湖廣吃點虧,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經過盧象升組織,僅過了一月,數十萬石白花花的大米送至陝西,極大填補了嗷嗷待哺的譏民。

當最後一批米送走時,蕃臺對著盧象升欲哭無淚道:“撫臺,為這糧食已經把蕃庫折騰空了。七月官員俸祿哪兒來?”

盧象升聽後也無計可施,兩人相對嘆氣而已。

不過,這個煩惱很快就與盧象升無關了。

他調走了!

原來,高迎祥、李自成佔據南京後完全摒棄了以往流寇那一套搶了就走的策略。他們打土豪分田地,興修水利、勸課農桑,隱隱有紮根於江南的趨勢。

朝廷為此稅收大減,且流寇截斷漕糧,以至京師米價騰貴,比之陝晉也差不多了。

故朱由檢想調好兄弟葉宰南下平叛。

葉宰打著自己的算盤,以北方大旱根基不穩為由搪塞過去,舉薦盧象升為江北大營都督,統管淮河以南、長江以北軍務;舉薦洪承疇為江南大營都督,統管浙江南部、江西等地軍務。

實際就是抄襲清兵剿滅太平軍的套路,一南一北將流寇困住,然後再南北對進。

朱由檢考慮了下,最終還是覺得陝晉豫近在肘腋,若再生民變得不償失,遂同意了葉宰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