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什麼?
自然是可惜,現在是上古降臨之世。武道雖日漸昌隆,但是妖魔勢力也在不斷做大。九州江湖,除了秦朝以外,朝廷的勢力早已名存實亡。在所有人都掙紮於種族存亡之刻,這種治世安民的手段,也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
可謂是空有屠龍技,奈何世上已無龍。
面對席捲而來的盛世畫卷,太平圖章,知秋一葉也知道厲害,腳下浮雲頓生,整個人靈活宛如遊魚,在虛空之中穿梭,時隱時現。
他生於亂世,長於亂世,即便是今生過的稍微安穩些,也改變不了他前世留下的本心。故而這種太平景象,正是對他殺傷力最強的。
顧炎武懂得因人而異,靈活運用自身手段,當真是不凡。
而知秋一葉現在所用的這套身法也有名堂,名為《魚龍百變》。
此功乃是包容在一幅神奇的《金鯉行波圖》中,正是脫胎於金鯉化龍時的各種姿態,曠絕今古天下的奇異姿態,一百條金色鯉魚,遊行於驚濤駭浪之間,陽光自側面投射過來,水面泛出點點鱗光,眾鯉騰波各盡曲折活潑為能事,的確是一卷罕見的工筆之作。圖中所示的一百條金鯉,暗含著一套絕世的神功,便是這《魚龍百變》。
當初金龍老人作此圖時,以奇異的智慧,注入筆鋒,畫中百鯉,固是維妙維肖,各有姿態,然而,如非具有慧心智力之人,卻是萬萬難以猜透其中暗含的招術。
知秋一葉所學的《魚龍百變》可以說並不完全為昔日的金龍老人所創。而是古傳俠根據寇英傑腦海中對於《金鯉行波圖》的記憶,再現描繪出來,然後送給知秋一葉參悟出來的。
其中許多的武學道理,早已似是而非,飽含的是古傳俠對武學的一些看法和見解。與原版相比,孰強孰弱卻是不得而知。
此功之強,在於魚龍變化,變化遊魚時,靈活詭變,且隱藏氣息,讓對手無法捉摸。而幻化成龍之時,又能密雲不雨,以強橫之勢,沖破一切阻撓。
那顧炎武的盛世畫卷雖然經緯天地,遮住了大地和天空,卻又像是一張疏漏的大網,始終無法網住知秋一葉這條靈活的龍魚。
王陽明看著知秋一葉的變化手段,指著古傳俠笑道:“還沒見過像你這麼耍賴的人!《魚龍百變》這等手段,確實是針對我儒門武學來的吧!”
古傳俠看著王陽明,同樣敲了敲桌子道:“彼此彼此!這盛世畫卷,明面上是虛實變化,實則是以治世情懷入畫。那癩皮狗若是大意一些,仗著我教他的些許手段闖進去,這一局我怕就已經輸了。還要賠了臉皮,讓你的弟子將他給放出來。”
兩人相互打趣,小世界之中,決鬥雙方卻漸漸的都有了些火氣。
顧炎武生氣在於屢屢出手段,都被知秋一葉貌似輕松的躲了過去,心中一股傲氣不散,下筆之間不免多了幾分殺伐之氣。
而知秋一葉一直被動躲閃,兩次差點遭了算計,即便是再看得開,心中也難免嘀咕:“莫非我便如此好欺負?”
兩人都動了真火,這一架自然也要打出真火來。
知秋一葉便一拳搗在自己鼻子上,只見鼻血橫流,他卻不去擦拭,而是腮幫子一鼓,整個人的肚子就像蛤蟆脹氣一般腫了起來。
噗嗤!
張口一吹,一股澎湃如海浪般的赤紅火焰便蔓延開來,朝著那顧炎武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