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章 帝王之學

“帝王術,莫非?”韓雲聽得這頗有些禁忌的詞語卻是頗為不解。

見韓雲神色,白澤卻道:“帝王術可不是隻有王室之人可學可用!其只不過是在帝王手中能夠發揮做大作用罷了,而且其只不過是一個比較禁忌的稱呼罷了。”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或許未在那個位置上才能將局勢看得更加清楚、透徹。

帝王之術乃是帝王治理天下的學問,亦可稱為:治國之道、帝王學、統御天下之術。

儒家尊孔孟之道,其倡導以“仁”,歷經百餘年,到荀子這已是思想完善,其披著孔聖的外衣,操王道的教義,將帝王術不斷完善至今。

儒家荀夫子乃是當世大儒,其曾三任稷下學宮祭酒,那齊王更是想荀夫子請教治國之道。

昔日,《左轉》中便是有:“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的言論,畢竟家天下的時代,不是每一任國君都有能力將國家治理好,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下便是誕生了帝王之學。

而今諸子百家,百家爭鳴。那荀夫子乃當今天下之集大成,一身學問早已是學究天人,天下間無人不欽佩。

多年前,呂不韋初任相邦時,便命人到齊國稷下學宮求才,而今朝中不少下層官吏便是出自齊國稷下學宮。

不得不說有些可笑,齊國稷下學宮可是為秦國輸送了不少人才,而在那齊國治下,稷下學宮竟是泯然與時光之中。

如今雖稷下學宮已然消失,但那儒家小聖賢莊卻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天下間學子無一不仰慕,作為天下儒宗之首的小聖賢莊可謂是聚集了天下一等學子。

韓非、李斯、伏念等都是小聖賢莊青年一輩不可多得的人才。

那李斯有大才,絲毫不弱於韓非,甚至在權力角逐中,李斯可以說強於韓非。韓非縱然天縱之才,不也救不了這韓國嗎?

有時候,審時度勢顯得更為重要。一個不起眼的選擇或許便是一生的成敗。

過程很重要,但結果是慘烈的,還會有人去銘記那失敗的過程嗎?最終的結果只是被世人遺忘罷了!埋沒於時光塵埃之下終究是失敗。

白澤從不小覷追逐權力之人,李斯投於呂不韋旗下的確是他最好的抉擇。

可惜兩人一人貴為王孫貴族,一人只是他國小吏;一個走宗族政治的道路,一個走官僚政治。

或許,兩人正代表著兩種制度的沒落與新生。

喜歡大秦之開局成為白起後人請大家收藏:()大秦之開局成為白起後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