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許久的兩人終於是給出了結果。
雙方聞言更是相視一笑,兩人結果一致,倒是未有分歧。
若按如今秦軍斬首記功規矩行事,屆時一統六國阻力恐怕如那山嶽一般,大屠殺加劇了六國對秦國的恐懼,六國與攻伐,每次皆是死傷慘重,如今秦國被其餘六國視為惡鬼一般,若真到了統一之戰恐怕六國會拼命抵抗。
文信侯提出此舉恐怕也是為秦國掃滅六國減少些阻力,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虎狼秦軍化為仁義之師必然有利於減小大一統的巨大阻力。
仁義二字看似寥寥數筆,但其卻不亞於百萬雄師,有時候筆鋒之利遠甚與兵鋒之利。
正所謂,人言可謂,語言並不殺人,但卻並不妨礙它成為一門武器,趙國毛遂,秦國上卿姚賈等人縱橫七國便是憑的是一張利口,這等人甚至能夠主導一場小規模戰爭,可見語言的力量。
若秦軍行仁義之舉,或許可借天下人的悠悠眾口改觀秦人面貌。
“《呂氏春秋》曾有言,‘克其國,不及其民’、‘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嬴政言語中也是有些佩服之意,只是呂不韋擋了他的路。
“呂不韋於秦有大功,可惜...”白澤言語間有些可惜,也有些英雄惜英雄之感,呂不韋功大於過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其犯了一些臣子絕不該犯的錯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得不說,《呂氏春秋》中不少學說指明瞭秦國接下來的道路,或許,以其治國倒不失為一件幸事。
若秦軍不亂殺人、不擾民使得天下人不懼秦人統治,或許有一天真能成那萬世之基業。
“澤弟,既然決定推行其律法,又要削弱文信侯勢力,那其中必是需要諸多謀劃,那我倆得好好議一議了。”
“朝中那些將軍能夠橫掃天下,但是論政治手段,他們恐怕不是文信侯的對手,所以政哥,你暗中還得支援那些將軍,特別是王翦將軍,既然選定其成為下一代秦軍執旗之人,你儘量向其傾斜,而蒙家如今正好有一人駐紮於邊關武遂。”
“蒙家第三代?”嬴政也是有些疑惑,那蒙家他也頗為注意,但其如今還未掌權,對將領調動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而今,蒙家自齊國入秦已有三代,且都是國之棟樑,上將軍蒙驁自是不必多說,二代蒙武在軍中也是一員虎將在軍中早已威名赫赫,如今第三代也是有人投身軍伍。
“不錯,其在軍中已是千夫長,其可並未憑藉太多家中資源,可謂軍中新星,雖比不過王家王賁,但想必多年後想必不會與蒙驁將軍差多少。”
“澤弟所言可是那蒙恬,蒙家第三代唯有其在軍中頗具威名,但卻不曾想到其居然在邊關武遂。”嬴政臉色已是一凝,在秦軍之中能令白澤如此讚賞的將領都不多,特別是青年將領中,能被白澤讚揚更是屈指可數。
如今平陽重甲軍不知為何駐紮於邊關武遂,秦軍排程多掌握在文信侯手中,他雖知曉,但其中究竟為何他也並不知曉。
喜歡大秦之開局成為白起後人請大家收藏:()大秦之開局成為白起後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