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開權力鬥爭,自長平一役後,剩下的虎賁軍便遠離七國內部這個是非之地,遠遁北疆。
這麼些年下來,七國之內恐怕已經少有人記得虎賁軍了。
自此,秦廷風雲湧動再與白家及虎賁軍無關。時至今日,嬴政即位,秦廷之中權力鬥爭似乎更加激烈。
幾年前,自白澤接手虎賁軍後卻開始有意插手秦廷風雲,到現在,白家雖未在朝中站穩腳跟,但藉著白家曾經的功勳也有很多軍中將領願意拉他一把。
......
馬隊藉著朝陽向西趕去,此時路況稍好了些,一行也不由快馬加鞭。
虎狩與白澤行在最前面,距離馬隊也有點距離。
目光平靜地看著前方,胯下的戰馬似不知疲倦一般前行,而馬背上的白澤有些感嘆,道:“這天下亂了太久,也該到終結的時候了!不然就如同眼下這般爭鬥不休。”
“是啊!打了這麼多年,都已經令人厭煩了。”虎狩這位年齡大上白澤不少的千夫長同樣有些厭倦了。
年年征戰,使得各國皆是不斷增加軍隊數量以求安穩,眼下國土最廣袤的秦楚兩國甚至帶甲百萬,而兩國人口恐怕皆在六百萬上下,眾人身處之地的韓國人口最少,但其也擁兵二十萬以上。
而這樣比例的軍隊數量,若,千百年後,恐怕會令人難以置信吧!
幾乎“五人一兵”的軍隊比例必然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七國中五分之一的人都在直接或間接參與戰爭。
而這樣的比例也必然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而其中的諸多問題甚至會給國家埋下難以承受的隱患。
當然,這些問題並非是短時間可解決的,而且這樣的問題區區他一人之力顯得很無力,能給國家埋下隱患的社會問題需要整個國家機器去運作。
戰爭的後遺症不僅影響參與戰爭的人,甚至整個國家的百姓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上至君王,下至黎民都會受到波及。
眼下的截殺便是如此,戰爭的毒火即便身為君王的嬴政也難以擺脫。
“眼下需要儘早離開韓國,時不我待啊!”白澤提了一下馬韁,稍稍放緩了速度。
“對方襲殺必然不敢全副武裝,缺少重弩、鈍器,致命性會降低很多,虎賁軍皆身負修為,又身披重鎧早已非普通軍隊可擋,憑藉戰馬衝鋒而過,想必其無法阻擋。”虎狩倒並未擔心,如今利器在手,他反倒是想試試韓國的軍隊戰鬥力如何。
“話雖如此,但我不想損失任何一人。若是能有數百魏都大梁披甲門之人,那戰場上便是平推而去了,那極致的身體防禦力我可是惦記太久了,可惜培養一名能夠達到我們要求的披甲門士兵要求實在過於嚴苛,難以實現。”白澤卻是有些遺憾道。
戰場上的傷亡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但卻又是絕無法避免的。
虎賁軍每人皆負修為,雖說不是人人皆有百人敵之力。但藉助虎賁軍所具有的兵器鎧甲,恐怕也能做到一半的程度。
虎賁軍在戰鬥方面涉獵頗多,雖以騎戰為主,但步戰同樣不弱他人,可以說其上馬能馳騁疆場,下馬步戰也能橫掃敵軍也不為過。
北方狼族善騎射,而虎賁軍為抵禦狼族自是同樣善騎射,加之重甲披身,若無鈍器,甚至難以對虎賁軍造成傷害。
何況,七國間,還是以步卒為主,騎兵終歸是少數。
畢竟馬匹培育困難,七國中馬匹最多的應該屬秦趙楚三國了,秦趙兩國北抵草原,有著足夠的馬匹供應能力,而楚國,據他所知則是家大業大,透過戰爭、貿易等不同的方式也蓄養著數量龐大的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