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一章送子觀音(十一)

紅鸞起身,捧過姚菀手中的小刺蝟,帶著那倆小丫鬟離開了。這假山後只餘衛諺與姚菀兩人。

姚菀跟著衛諺身後走著,見衛諺面色不善,忍了又忍,終究忍不住道:“大人,崔婉兒的案子可有進展?”

衛諺看她:“你猜。”

姚菀:“……”

她顯然已經得罪了衛諺,衛諺不會直接告知她案情的。

猜?從哪裡猜呢?這幾日,她躺在床上的時候,無時不刻都在猜,也猜出了無數種可能。現在只差線索將這些穿起來了。

衛諺依舊在前面走著,目不斜視。姚菀皮厚地走了上去,扯了扯衛諺的衣袖:“求衛大人賜教一二。”

衛諺餘光掃過她。

又是那眼巴巴的眼神。不太像剛剛那蠢得卡在縫隙裡的小東西了。

“線索就在董夫人身上。”衛諺金口開了。

線索在崔婉兒身上?那就先撇去丫鬟琳琅,撇去董老夫人,撇去董掖,也撇去衛諺。只有崔婉兒一人。

姚菀將從東市遇到崔婉兒之後的事都回想了一遍。她的記憶力十分好,兩三個月前的事都記得十分清楚。

姚菀一直跟著衛諺往前走著,跟到一個地方,衛諺突然停住了腳步。

姚菀抬頭看他,面露疑惑。

“這是我的臥房,姚姑娘莫非想進來看看?”衛諺挑眉看她。

姚菀回神,連忙後退一步,表明自己對衛大人無絲毫覬覦之心。

衛諺關上了門,想著姚菀的模樣,不由得有些好笑。這裡不是臥房,而是書房。他在書桌後的椅子上坐下,開始翻閱起《長安志》,看了半晌,又覺得無趣,便又選了一本志怪類的傳奇話本看了起來。

“大人,”小廝敲響了書房的門,“老夫人來信了。”

“進來吧。”衛諺道。

小廝將衛老夫人的信恭恭敬敬地遞了上來。衛老夫人就是鄭國公夫人,這位老夫人便是這般得趣。衛諺時常回衛府,而有點事,老夫人竟還要給他送一封信,還是厚厚的一封信。

衛諺開啟信,上面的字型娟秀,但是話中的意思,卻是一層又一層,那一疊又一疊紙的內容之下,表達的不過是一個意思——老夫人身邊一侍女十分乖巧,老夫人覺得太好用了,便送來了他這別苑中。

這別苑裡的丫鬟,大半都是老夫人送來的,衛諺早就習慣了。他也不想徒增麻煩,所以沒說什麼,便是收下了。

他處理了這件事,那房門突然被撞開了,一個身影便閃了進來。

姚菀的臉色白中泛紅,顯得十分激動:“大人,我猜到了!”

衛諺靠在了椅子上,整暇以待地看著她:“哦?”

“崔婉兒的話中透露出了訊息。”姚菀壓抑著激動,將她猜到的事娓娓道來。

崔婉兒向衛諺的描述中透露出極大的訊息。她說她午睡醒來時,丫鬟不見了,自己便進了門,房間裡燃煙,四周景緻看不清,她覺得有一雙眼睛看著她,也沒在意,只尋了一蒲團跪了下去。

這話裡其實透露出一種極其詭異的感覺。

琳琅一直伺候在她身邊的,她醒來時,丫鬟們為何全都不見了?她進了門,即使屋中燃著煙,那也不該看不清四周的景緻。而且,她覺得有眼睛看著她很正常。她的家中,又如何會有蒲團呢?

這番話細細想來,便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崔婉兒並不是在家中,而是在寺廟之中。香煙繚繞,才迷了眼睛,寺廟中有佛,佛有眼,看著她也正常。若是在寺廟之中,那蒲團之事也說的過去了。

“崔婉兒産生幻覺與董簡相見的地點,不是董府,而是寺廟中。”

至於丫鬟們全都不見了,那想來便有些毛骨悚然了。

衛諺道:“我已經著人去查了董夫人的行蹤,這幾個月,她時常去西郊觀音廟。那觀音廟距離興善寺不遠,因為幾年前的一樁舊事,香火比興善寺還好。”

衛諺的話證實了姚菀的猜想。

“那一們在街上,遇著崔婉兒的馬車亂奔,那時,崔婉兒正是從觀音廟回來!”姚菀雙眼亮晶晶道。

“而且,烏氏和鄭氏的,再加上崔婉兒的《送子觀音經》都是那座觀音廟請的。”衛諺道。

一部《送子觀音經》將兩件命案以及崔婉兒的離奇懷孕案聯系在了一起!

這其中究竟有什麼樣的關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