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舊有印象,馬閻以為,趙都安會對自己憤怒咆哮,或者瑟縮央求。
畢竟這次彈劾的起因,就是詔衙狀告他越權抓人,走漏逆黨。
趙都安有理由對他痛恨。
但眼前的一幕,則大大超出預想:
沒有憤怒,也沒有央求,反而是有些好似朝臣間袖手寒暄的雲淡風輕。
這還是傳說中那個小白臉?
“使君客氣了,同朝為官,互有摩擦也屬正常。”
馬閻平靜開口,頓了頓,補充道:
“今日陛下詢問,本官會如實奏報。”
這句話隱含的意思,有兩個:
第一,我不是故意針對你,而是就事論事,彈劾你的主力不是我。
第二,雖說你很客氣,但也別想讓我幫你打掩護,陛下問啥我說啥。
趙都安認真道:“理應如此!”
說話時,心中悄然鬆了口氣……在這場問詢中,馬閻的態度至關重要。
不同於代表文臣勢力的呂梁,詔衙身為女帝手中的刀子,若按陣營劃分,與趙都安都屬女帝一派。
且往日並無仇怨。
即是說,詔衙彈劾他,純粹是為了甩鍋,向女帝證明,丟了逆黨不是我們的鍋。
或許也有被趙都安攪合,丟了功勞的些許惱火。
可馬閻後續調查裡,肯定會知道,竹林中術士神降的事。
雖說其掌握資訊不全,未必能意識到,莊孝成在釣魚。
但或多或少,也會慶幸——
如果是自己的人去逮捕,很可能也會失手。
到時候,這個鍋就要他來背了。
從這個角度,對趙都安的怨恨,自然會淡了許多:
誰會怨恨一個替自己背鍋的同事呢?
在想到這層後,趙都安就明白,自己的主要敵人,是代表文臣集團的言官。
而透過方才的試探,也基本證實了這點。
“咳,”這時,站在偏殿另一側,感覺自己被忽視的御史呂梁冷聲開口:
“本官也會向陛下如實奏報,必不令陛下被奸人的虛偽面孔矇蔽!”
你特麼說誰是奸人呢,分明是走狗……不,舔狗……趙都安心中對原主的定位清晰的一批……
臉上則面無表情,站在了馬閻一側。
袖手望天,一副置若罔聞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