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所有人以為,今日的戲碼已經結束的時候。
大理寺門外,忽有馬蹄聲如雷!
人們詫異轉身,紛紛望去,趙都安與堂內諸人,也都抬頭。
只見,兩匹彪悍的軍中快馬近乎同時抵達,兩道人影下馬,不顧守門的胥吏阻攔,裹著京外的寒風,硬生生闖入人群。
“張晗?海棠?”
這一刻,在場不少人,都認出了詔衙的這兩名緝司。
“他們怎麼回來了?不是前些日才出去辦案?”更有知情人詫異。
馬閻也揚起眉毛,忽然看了趙都安一看,隱有猜測。
“趙緝司!?”
兩名武人甫一闖入大堂,似還沒搞清楚狀況,見他身穿囚衣,心中焦急。
海棠臉色變了,不明白為何只離京數日,就有這等變故。
張晗更冷靜些,明銳察覺出氣氛不對,沉聲道:
“我與海棠剛回城,於城門口聽聞今日三司會審,故而前來。”
趙都安卻不在意這些,第一句問的是:
“此行可順利?”
海棠與張晗心領神會,同時點頭。
趙都安笑了。
笑容中,帶著幾分感慨。
雖說按照路程計算,二人也該回來,但如此巧合,趕在這公堂上,卻好似天意一般。
“莫非,十三前死去的那些冤魂,也在默默助力麼?”
趙都安不禁遐想,心道,戲臺既已搭好,東風已至,那便擇日不如撞日。
“我已無事。”趙都安先對兩人解釋了一句。
然後轉回身,直視高高的“公案”上方端坐,如神靈般的大理寺卿,眼神冷漠:
“輪到你有事了。”
繼而,不等周丞做出反應,趙都安便朗聲道:
“還請諸位大人稍坐。今日,三法司長官俱在,我斗膽,欲遞上訴狀一張。”
“訴狀?你欲要狀告誰?”刑部尚書皺眉,道:
“本官話且說在前頭,你若說的,是要告周廷尉誣陷你……”
趙都安卻搖頭:
“我所狀告之人,確係周丞。卻非陷害我,而是十三年前,周丞夥同王山,前任詔衙督公王震等人,迫害忠良,禍亂朝綱,誣陷冤殺大理寺少卿薛琳等數十官員一案!”
聲如驚雷!
當他說出這番話,本已欲要散場的圍觀眾人,皆愕然駐足,懷疑自己聽錯了。
還有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