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七十九章 論道

修士之間的論道,與凡人有著很大的不同。畢竟他們都是超凡的存在,在談經論道的過程中可以有諸多的手段來更加詳盡、生動的闡述和推演。因此,他們論道講理的速度和深度、廣度,是那些凡夫俗子根本無法比擬的。同樣一件事,在兩者之間的展示,便好比大人和小孩兒,根本不在一個水平!

直到一年之後,幾乎所有的人都忍不住參與進來,這才使得這場辯論真正達到了高潮。他們此時已經不分彼此,已經拋開了個人的修為、派系,已經完全的投入到對道和理的爭論中來。卻是一個個一心向道、一心求理,早已經將其他的一切都拋之腦後了!此時的他們,都是一個個平等的求道者,大家的目的完全一致。

這一場論道,一直持續了兩年的時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了自己的收獲。而孫侯也自然在這一場論道之中,又是大有所得。他不但與眾人探討現世的仙道,甚至還略微的提到了神道,更是將‘駭人聽聞’的‘沉淪之道’也搬上了臺面。既然都是大道,不管前面是什麼綴飾,這個‘道’字才是核心!

在孫侯看來,仙道與神道其實有著諸多的相通之處,兩者很大程度上似乎完全可以共而論之。但畢竟神道是早已經沒落的大道,雖然神道非常強大,奈何在這個仙道主宰的世界中,還是引發不了較大的共鳴。再加上孫侯本身也不過是個半吊子神,本身也對神道一知半解,是以神道的討論也只是個小過場而已。

反而孫侯又提出的‘沉淪之道’,人們倒是非常的感興趣。因為,他們幾乎是頭一回聽說,在這個世間居然還有這樣一種道法!這是一個非常新穎同時又非常大膽的想法,不免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神道之所以沒落,或許正是這‘沉淪道法’的影響。而如今的仙道,會不會也有一天會步入神道的後塵呢?這一點,誰也說不準,但卻是大有可能!

別人或許不知道,但‘沉淪之道’的厲害,孫侯卻是深有體會!當初孫侯可以毫無懸念、毫不費勁的吊打一切真仙、天仙時,看上去不過是真仙初期的靈犀子卻能反過來吊打自己,而靈犀子所修習的便是那‘沉淪之道’。由此可見,‘沉淪之道’的恐怖之處絕對超乎人們的想象,絕對是一種介於仙道之上的恐怖大道!

但孫侯即便是再聰明,在沒有真正得到道法指引之下,也完全搞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他對於別人的優勢,也不過是先他們一步聽說這‘沉淪之道’而已。因此孫侯也藉著這次的機會,厚著臉皮說是自己想到的‘沉淪之道’,以此來盡可能的聆聽眾人的意見和建議。畢竟,所謂一人計短眾人計長。參與的人越多,便越有可能找到一些自己想不到或者忽略的東西。

然而經過許久的討論與爭辯,得到的結果卻讓孫侯十分的為難!

幾乎一少半的人都認為:即便是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會最終沉淪,但大道卻是絕對不會有這一天。因為大道實在是太深太廣了,不論是誰也不可能走到大道的盡頭,大道永遠也不會有止境!那既然道無止境,人們永遠都是在向前的摸索之中,它又怎麼會沉淪呢?大道就像是一隻飛往高空的鳥兒,它一隻都在不停地向上沖,既然沒有最高點,那它便永遠也不會掉下來。

而另有一少半的人卻是認為:神之所以那麼強大,就是因為最厲害的神已經觸及了大道之巔!就像當初開天闢地的盤古大神,居然能憑借一己之力獨自開闢一個世界!這等偉力,仙人絕對做不到!是以他們已經站在了道法的最高處,從此再也沒有上升進步的可能。因此,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法則之下,他們這才開始沒落、沉淪,直到神道最終消亡而仙道崛起。

仙道等級、層次分明,道法又細又精。不論是誰,永遠也沒有涉足完全的可能。就算是當今世上最強的那些道祖,他們也不過是在某一道上達到或者接近極致而已。因此,雖然同樣是大道,但修神道最終就會沉淪,而修仙道便沒有這種可能。這也是現如今為什麼早已經沒有神道,而是仙道當世的根本原因。

但也有很少的人認為:不論是神道還是仙道,亦或者是其他的各種大道,只要存在於世間,那就絕對避免不了沉淪的結局。道法雖然虛無縹緲、不是實物,但也是世間構成的一份子,是以它也無法逃脫盛極必衰的自然定律。而至於什麼道法什麼時候興起、衰落,只要人們熬得住,時間自會證明一切。

因此,想要找到一種永不沉淪的道法,那便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孫侯所說的‘沉淪之道’。只要能夠真正的悟出‘沉淪’二字的真正含義,便能夠順應自然而隨之興起、隨之沉淪、隨之新生!悟出了這個道理,便能夠隨著大道的波濤一路前行,不管遇到什麼阻礙,最終都能永不停息的一直流淌下去!

甚至更有人認為:就算是‘沉淪之道’,恐怕也不能借著‘沉淪’的名義躲過這一劫!所謂的‘沉淪之道’固然有些匪夷所思、固然有些標新立異,但終究也是萬千道法中的一種,也絕不會甩脫道法的定律使然。即便是真正明白了‘沉淪’的含義,修習所謂‘沉淪道法’的修士,也必然會在某一次的‘沉淪’中覆滅。就算再生,到時候恐怕也只能是下一個時代的修士了!

此外,也有人提出了他們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但不管是哪一種觀點,孫侯都覺得有他們一定的道理。其實孫侯自己也沒想到,他不過是即興談到了‘沉淪之道’,卻沒想到讓人們如此的感興趣。而由於‘沉淪之道’實在沒有辦法進行推演和演示,因此究竟哪一種觀點是最準確的,包括孫侯自己在內,卻是誰也說不清楚。

對於‘沉淪之道’這個概念,真正的創立者應該是那尊大佛雕像,便是如今孫侯幾個結拜兄長的師尊老頭子。而對於這個老頭子的真實身份,到現在孫侯也不敢十分肯定。畢竟,一來那個老頭子與孫侯心中的存在的確有著不小的差距,二來孫侯也不敢確定那個假蒲笛所說的有幾分真實,三來孫侯其實還是想保留一絲念想在心中的。

這一次,算上孫侯自己的閉關,再算上與眾人的論道,孫侯在第八層一待就是整整十年之久!而這十年之中,那個消失的螂公子始終都沒有再露面,這不由讓孫侯企圖搶回斧頭的想法無奈落空!但好在孫侯在精神與見識上收獲頗豐,又與這裡的一眾仙佛大部分都真的交了朋友,說起來倒是也不至於虧得太慘!

最後,當論道結束之後,孫侯最終還是起身與眾人告辭,向著通往最高層的節點門戶走去。

第九層,神劫之塔的最後一層!只要能最終順利的透過第九層,那就意味著孫侯的神劫宣告結束,也就意味著孫侯成為了神道的第九十九尊神!因此,當孫侯一步步向著門戶前行時,他的內心中忍不住有些忐忑,腦海中忍不住有些雜亂。但在他強大的道心碾壓下,所有的不適瞬間爆碎、消散,隨之而來的只有憧憬與期待!

“第九層!究竟會有什麼等待著我呢?”只見孫侯心中默唸一聲,便毫不猶豫的一腳踏進了門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