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二十二章 這個傢伙好牛!

“蕎麥!”

“又咋滴啦?”

“這個傢伙好牛!”

“你既然知道這個老師好牛,那你能不能安靜點?”

看到自己的小姐妹,有點不耐煩的神色之後。

這個楊萌並不知道是什麼名字的女孩子,也終於安靜了下來。

畢竟還是太小,對於這種能夠脫稿演講的老師,學生們還是挺佩服的。

只是安靜下來了的兩個小姐妹,這時候又看見楊萌,從講臺上拿起了那支水筆,在白板上又寫下了幾個字。

字型還是那麼飄逸,還是那麼好看———微生物與農業的關係。

轉回過身來的楊萌,這回沒把寫完字的水筆蓋上筆帽,然後在講臺上放下來,而是一直拿在了手裡面。

從下面這些學生的眼神裡面,楊萌感覺到了這些學生,眼裡面的求知慾望,外加一些佩服的意味。

不過楊萌,並沒有去在乎這一些。你們能夠聽得這麼認真,那是你們的機遇。

“農業的本質,就是開發利用生物資源。

傳統的農業,是利用植物、動物資源組成的二維結構。

將傳統農業調整為植物、動物和微生物資源,組成的三維結構新型農業,是實現農業戰略性調整之一。

地球上三大生物資源之一的微生物資源,是至今尚未充分開發利用的生物資源寶庫。

應用高科技生物工程技術,開發微生物資源,創立微生物產業化利用的工業型農業。

這類新型農業,是在清淨工廠車間內進行生產。

所有的工作人員,都穿戴白色工作服、帽從事操作勞動,故有人形象地稱之為白色農業。

白色農業,與以水土為主的綠色植物生產,綠色農業和海洋的水生農業,也就是藍色農業,合稱為三色農業。”

轉過身去,楊萌又在白板上寫下了幾個關鍵詞———微生物新型農業的應用前景。

又在這個關鍵詞的下面,標識一個阿拉伯數字一,然後又在一這個數字的後面,寫下了———微生物新型農業的理論基礎。

再次書寫下了一點一這個數字,然後後面接著寫下了———營養結構原理。

再次回過身來的楊萌,又接著他的演講。

“在農業生態系統中,植物是生產者,它利用環境中的無機物,透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

把太陽能轉變為化學能,轉移儲存到生態系統中,為人類和動物提供植物性食品,和營養及能量。

動物是消費者,以生產者的產品為最初食物來源,透過自身轉化,生產營養豐富、經濟價值高的產品如肉、蛋、奶等。

微生物是分解者,以動植物殘體及其他有機物為食,使構成有機成分的元素和儲存的能量,透過它的分解釋放到環境中,使有限的元素可持續的利用。

同時透過它的活動和繁殖,將人類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質,轉變為可利用的產品。

這三大功能類群,透過食物營養關係組成的食物鏈、網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

開發微生物新型農業,將微生物在農業生態系統中的被動、隱性作用主動化和顯性化,提高系統的綜合生產力。所以,這個營養結構原理,是微生物新型農業的理論基礎。”

轉身,再書一點二———增加食物鏈原理。

“在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流動和傳遞,每個營養級,只能利用前營養級所持有能量的10,轉化其有效能量。

這就是所謂的十分之一定律。

即每經過一個營養級,能量減少90,大部分能量和物質,以排洩物的形式浪費掉了。

這是十分不經濟的轉化,所以每一營養級的排洩物,必須經過多次迴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