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自己大舅子的店子裡面吃了一頓飯,耽誤了一點時間。
但是那個沒辦法,自己帶了這麼多小夥伴出去,全都沒有怨言的跟著自己跑了這一趟路。
要是沒有點表示,那就有點說不過去。
所以等到這個飯一吃完,把楊衛東和楊衛紅兩兄弟撇在他們自己的家門口以後,楊萌立馬就往家跑了。
別人是怎麼做父母的,楊萌不知道。但是楊萌現在卻願意被自己的子女,和自己的家庭所牽絆。
“爸爸!個子這麼容易長起來的嗎?”
說話的是璋秋!
“那當然,在爸爸的眼裡面,你們幾個那可是天天都在長。”
也不知道,是不是開啟了基因鎖的原因?
楊萌家裡面的幾個小子,還真就像楊萌所說的那樣,真是看得見的長個。
當然,這也得要細心的人,才能夠看的出來。
三歲左右的孩子,現在長到了一米一,不算矮了。
憶芩要高一點,現在差不多有一米二了!
“走!跟爸爸來拿好吃的!這回爸爸可是帶了好多好吃的回來了!”
能招呼了一下孩子們,然後走向了車子的後備箱。
開啟車子的後備箱,這幫子小玩意,看到滿滿當當一後備箱各種吃的,頓時就一陣歡呼雀躍。
“閨女!姑爺這麼慣著這些孩子,不會出什麼問題吧?”
穆秋彤看到自己的女婿,又“買”了這麼一大堆吃的,不禁有點擔心女婿慣壞了這些小玩意。
“不會!你看這些小玩意兒雖然歡呼雀躍,但是他們現在卻沒有動手去拿這些東西吃吧?
那是他們爸爸,還沒有給他們分配,誰是誰的東西,他們不會自己去拿著吃的。
天天晚上,這些小玩意兒纏著他們爸爸給他們講故事。
整本三字經都讓他們爸爸,給編成了各種故事,給他們講得淋漓盡致了。
所以對於禮貌和自律方面,這幾個小傢伙還是做得挺不錯的!”
李靖芸在自己小男人回來的這一個多月時間裡邊,可是親眼實見的看到了自己的小男人,是怎麼教育這幾個孩子的。
給孩子們講三字經的故事,讓孩子們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同時也跟孩子們講述人出生之初,稟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別。
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特別是講起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
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孟母就折斷了織布的機杼來教育孟子。
幾個小屁孩就問自己的爸爸,為什麼孟子的媽媽非得要把機予折斷。
其中老大還在那裡說,孟子的媽媽完全可以不要那麼做。
只要跟小孩子講道理,孟子就應該會明白自己媽媽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