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這邊話音未落,便看的下面眾人有幾個相互望了望,躍躍欲試。
接著便有一人勇敢站了出來,向劉進說道:“殿下,我以為可以在最後的出紙環節加入漂白劑……”
這人還沒說完,接著又有一人說道:“殿下,我以為……”
一時間,眾人接二連三,七嘴八舌的發起言來,亂糟糟的。
劉進不得不點名道:“一個一個來,你,就你先說,下一個輪到你。”
一番討論之後,一些新思路新方法湧現出來,劉進也沒耽擱,當即拍板說道:“諸位提的建議很多,但到底行不行,誰心裡也沒底。今天咱們就按照諸位所說,試一試。
別閒著了諸位,開動吧!”
說著便吆喝著眾人開始忙活起來,開始在走造紙流程的過程中試試大傢伙提的建議如何。
又是忙碌的一天,回到家中的劉進也是倒頭就睡。
第二日,劉進便拿著那並不是那麼成功的紙張前往了劉據那裡,進入房間後,劉進看到一內侍成攙扶著劉據從床上起來,顯然,劉據的傷勢已經好了許多。
看到劉進前來,劉據坐在床榻上指著旁邊的墊子道:“坐吧。”
劉進拱拱手坐下,待坐定,劉進才開口道:“父親,昨日我已經面見樊仲子,將十萬錢給了他,他已經答應替我等探探訊息。”
劉據點點頭:“你放手去做便好。”
劉進從懷中將此前製作的幾張紙拿出來,遞給劉據接著說道:“父親,府中錢財枯竭,未解決此問題,我思慮為太子宮置辦些產業。思慮許久,感覺竹簡寫字頗不方便,縑帛寫字又頗為昂貴。因此,我便用樹皮炮製一番,造出此物,雖不算特別成功,但起碼能夠書寫,且使用比竹簡方便,價格目前要比縑帛便宜,我命名為紙。
父親可願試一試?”
聽得劉進這麼一說,他也來了興趣,將紙張拿在手裡左右翻了翻,然後放在桌上,對身邊侍從說道:“去給我拿筆墨。”
侍從應了一聲,接著將筆墨拿來。
劉據端坐在桌子前,提筆沾了沾磨好的墨水,思慮了一番,看著屋外泛黃的落葉,在紙上寫道:“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寫完後,劉據滿意的點點頭。
劉進伸頭看著桌面的作品,開口讚歎道:“父親,這首陛下所作的《秋風辭》讓你寫出來,一股秋日寂寥之情躍然紙上,可見父親書法造詣已經臻至化境!”
被劉進一誇,劉據嘴角的笑意都快繃不住了,但依舊裝作平靜的樣子擺擺手,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哪裡哪裡,此乃父皇的詩作雄渾之氣渾然天成,書法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劉進再怎麼著當初也是宣教科的一個科長,藝術鑑賞的水平還是有點的,劉據的這幅字寫的不說和後世的“書聖”王羲之相比,但自有一股盛世大漢古樸剛健的氣勢,與後世的諸多歷史上的書法家相比,也絕對算得上自成一派數得著的作品。
這或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篇寫在紙上的作品,作品的內容出自漢武帝劉徹,由大漢太子劉據親自書寫,若傳到後世,那絕對屬於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作品之一。
當然,就是紙張的質量不咋地,這是敗筆之一,不過到了後世反倒有可能成為這副作品的特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