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魚有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聽聞光祿大夫金日磾其母病故,陛下下詔在甘泉宮為其目畫像,命名為“休屠王閼氏”,金日磾每每看見畫像便要下拜,對像啼哭,方才離開。
其豈能不為無法再為其親盡孝而遺憾?
陛下已是耳順之年,父親你也已有孫子,成祖輩,此時陛下依舊能訓斥與你,豈不是人之幸事?”
自己兒子這麼一說,劉據一尋思,還真是這麼回事,想了想自己還置氣,實在是有點不應該,但當兒子面也不好承認自己的錯誤,不禁虎著一張臉道:“此理為父豈能不知,需要你多嘴?喝酒!”
說著端起酒杯對著劉進一舉。
劉進不禁暗笑,心裡想著“這當爹的,全身上下最硬的就是這張嘴了。”
也未辯駁,劉進舉起酒杯與劉據對飲起來。
喝了片刻,劉據繼續向劉進說道:“臨行之前,我便前往膳房將你教我的金包銀做了出來,也不知陛下吃未吃。”
劉進點點頭:“父親,陛下吃或不吃,都無關係,至少父親你心意已經到了。
且皇后處也不可厚此薄彼,不如明日前去長秋宮,為皇后盡孝一番吧。”
劉據點了點頭。
此時劉據已經有幾分醉意了,劉進看時候也不早了,沒再黏糊,當即將杯中酒喝完便對劉據說道:“宮中尚有一些事情處理,父親,我先告辭了。”
劉據揮揮手:“去吧。”
聽此,劉進起身向劉據行禮便告退了。
出了房間,劉進看著天空,心情複雜的唸叨了一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說完,劉進沒有再說話,而是看著遠處的天空,久久未有反應,也不知過了多久,劉進長嘆一聲,前去辦公之處,處理宮中事務去了。
按照慣例,每年八月,便是皇室祭祀宗祠的日子,祭祀物品一般是酎和太牢,酎或者稱之為九醞,又或者稱之為醇酎。
太牢則是用牛、羊、豬三牲。
所謂酎便是經過兩次或多次復釀的重釀酒。
同樣,通常也是諸侯王和列侯獻“酎金”助祭的時候。
當年元鼎五年,漢武帝就曾經以列侯酎金斤兩成色不足為名,削奪106個列侯的爵位。
因此整個大漢所有諸侯王、列侯沒有不重視的,早早就已經準備好“酎金”準備前來給漢武帝敬獻了。
秦漢時凡諸侯王、列侯和各屬國的君長,以及外國君主或使臣,都被視為皇帝的賓客,所以與此有關的事務多由大鴻臚掌管,如諸侯王、列侯受封或其子息嗣位以及奪爵、削地。
且諸侯王進京朝見皇帝,大鴻臚典掌禮儀;諸侯王死亡,大鴻臚遣使弔唁,並草制誄策和諡號;臣屬於漢的藩屬國君長,在接受漢的封號或朝見皇帝時,以及外國使臣來貢獻等,也都由大鴻臚承辦禮儀事務。
因為這次宗廟祭祀涉及最多的便是諸侯國打交道,因此一般而言,此事由大鴻臚牽頭,其他九卿配合此事。
但此事因種種原因,大鴻臚人選暫時卻缺席了,但再不進行,恐怕八月都快要結束了,因此丞相劉屈氂只能再次向漢武帝送上了確定大鴻臚人選的奏疏。
漢武帝看完奏疏,一想也確實應當定下來,想著昨日吃的蛋炒飯,他沉吟了一番,寫下一封任命詔書,令原長陵令、高寢郎田千秋任大鴻臚。
喜歡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請大家收藏:()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