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一章 講學(二)

劉進開口:“我不知在坐的各位,有多少是太學學子,又有多少因我乃朗琅琊王而來。

我本末學後進且不遜,近些時日,網羅上古先賢之文,考其內容,綜其所言,思其共通及不通之處,亦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累,成一家之言。

言語有失理之處,還請諸位海涵。

若欲與我辨析,請諸位聽我講述完畢,再行討論。”

打了個預防針,劉進開始說起來:“我觀古之書籍,一為記錄人事,如《左傳》、《孫子》、《管子》、《韓非子》等,一為記錄非人之事,如《墨子》、《山海經》等。一為記錄道之所思,如《老子》、《九章算術》等。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自然各書之中定然有所穿插,但卻以其一為側重。

因此,我託大,將天下所學,一分為三,一為人學、二為物學、三為道學。”

劉進所言,乃是後世對科學的三個劃分,人學乃是後世的人文科學、物學乃是後世的自然科學、至於道學則是後世的哲學和數學。

在接受科學唯物主義教育的後世,此類劃分自然是很容易為大家所理解的。

然而此時一出,眾人卻直接譁然了,其驚世駭俗已經幾近離經叛道了,不,在儒家眼中,已經是離經叛道了。

劉進看著眾人喧譁,當即喝道:“肅靜!”

隨著劉進前來的侍從立刻在劉進說完後,一同大聲喝道:“肅靜!”

被侍從這麼一震懾,眾人紛紛鎮定起來。

劉進繼續說道:“此前我已經說過若欲與我辨析,請諸位聽我講述完畢,再行討論。

怎麼,諸位將我的話當耳旁風麼!”

眾人此時頓時冷靜下來,才想起來,劉進此時還是監國呢。

一些腐朽之人,雖然礙於劉進監國的身份,以及劉進提前所說的話,不好意思當場反駁,但卻也是怒視劉進。

因此劉進此言,一下將儒家學說和法家等學派列入同一等級了,他們怎麼可能不動怒!

劉進並未理會他們犀利的眼神,繼續說道:“我所謂之物學,包羅永珍,從天文到地理,從浮游之飛鳥,從岩石到金屬,從莊稼到野草,只要非人,無所不包,無所不含。

且按照其分支,又可細分為生物學乃是研究所有活的東西,其下又可分為植物學、動物學等;物理學,乃是研究所有非活之事物,其下又可分為力學、光學等。

而所謂人學,乃是研究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相互存在之學。男女、父子倫理,親友近遠、地位尊卑、及國家、史學等等,頗多,其中儒家乃是在此學最前沿。

至於道學,乃是從物學即人學推到出最基礎樸素之理,併為二者指導。”

此言一出,當即有人大喊道:“琅琊王,你意欲恢復黃老之學的地位嗎?”

劉進一聽,臉色一變,對其喊道:“來人,將其拖出去。”

接著便有兩個侍衛駕著那大喊的人,將人給拖出去了。

劉進接著說道:“此三者,我以為可命名為格致之學。《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所謂格物,便是推究事務之道理。

太陽為何東昇西落?

為何會有春夏秋冬;

月亮為何會有陰晴圓缺?

大地之上為何有山脈河流平原汪洋?

此等皆需我等推究?

此乃是萬事萬物,因此當物學之中。

周朝為何傳世八百年?

匈奴之人為何納其後母妻之?

為何秦二世而亡?

為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此為人學?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