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走上前,對著漢武帝把脈,發現脈搏全無,緊接著醫者有搶救了一番,終究無濟於事。
眾人滿含期待看著醫者,然醫者搶救完畢後,面帶慚愧悲哀之色道:“臣無能,陛下沒有氣息了。”
然,國君死亡,其治喪有嚴格的規程,連怎麼哭,什麼時候哭,在什麼方位哭都是有嚴格要求的。
此時,孝子、家卷尚不能哭。
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商丘成按照禮節,對漢武帝的遺體跪拜了一番,上前檢視漢武帝遺體的手足膚色、脈搏鼻息。
本來此禮節當由三公共同進行,不過目前大司馬未曾設定,因此只能由丞相、御史大夫兩人進行。
待確定實在是沒有氣息之後,兩人對視一眼,悲痛的宣佈漢武帝確實大行了。
此時漢武帝死去,太子作為主人其按照《禮記》要求當跪在遺體的東面哭,當是嗚咽哀痛的哭,至於太子的兄弟、男性子孫則在劉據後面,放聲大哭,其他婦女則是邊哭邊跺腳。
至於諸朝臣等,則是在堂下痛哭。
然而,漢武帝並非是死在未央宮的,因此此時漢武帝身邊只有太子、琅琊王二人,因此也便未有那麼多的講究了。
眾人皆跪地痛哭著。
按照《禮記》的規定,國君死亡應當是在其正寢死亡,因此前,漢武帝撂倒之後,奉車都尉、尚符璽郎等便知曉漢武帝恐怕是不行了,因此已經將漢武帝安置在了正寢了。
這也是成語“壽終正寢”的來歷。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令國君在正寢眾目睽睽之下死亡,向諸臣子說明國君並非死於婦人之手,避免女卷矯詔之禍情況的發生。
漢武帝已經斷氣了,大鴻臚此時站出來指導著眾人應當如何處置。
大鴻臚先是安排人殿南窗處安置了一個床,並令人將漢武帝遺體抬至床前,然後用斂鳥將漢武帝的漢武帝遺體給覆蓋住。
命人將漢武帝斷氣時候的衣服給脫掉,接著駙馬都尉金日磾上前,用角棲撐開漢武帝遺體的上下齒,用燕几將漢武帝的腳給固定上。
接著大鴻臚又安排人從井中將水給打上來,打水桶的繩子是不允許解開了,而是疊在一起握在手裡面,提著水來到正堂,到了正堂最高的臺階後,停住,然而打水的人將水桶遞給在裡面伺候著的侍者。
侍者提水進屋,給漢武帝遺體招呼著洗身體。
奉車都尉、駙馬都尉、尚書、中黃門令等品秩較高的內朝官員一人拉著斂鳥的被角抬起來,兩個侍者給漢武帝遺體洗身子。
其床下有一個盆子,接著洗身子落下的水。
只見此時兩個侍者一人持一勺子往漢武帝遺體上澆水,澆水完畢,侍從拿出細葛巾給漢武帝遺體擦乾,待漢武帝遺體擦乾淨後,侍者和生前一樣給漢武帝遺體換上浴衣。
然後內朝官員上前給漢武帝剪腳指甲。
侍從將給漢武帝遺體清洗的水倒入正堂下的坑裡。
負責打水的則再打一盆水,還是和之前一樣不上殿,遞給侍者。
侍者直接在正堂淘洗穀物,然後將淘洗完剩下的淘谷水給漢武帝的遺體洗頭,國君所用的穀物應當是高粱米水。
此時已經有人在五祚宮的西牆壘起土灶,剛剛打水的人將所淘高粱米的水遞給剛剛負責打水的那個人,那人將淘米水放在已經燒熱的土灶上燒煮,燒煮好了之後,還是按照之前的步驟,打水人不上殿而是將水遞給殿上的侍者。